IT女經理的職場回憶錄

第9章 出糧了(1/2)

    經過一個多月的翹首企盼,工廠終於發工資了,廣東這邊把發工資叫做“出糧”。我第一個月隻上十天班,工資加上補助,大約就是三百多塊錢。很少,但是第一次拿到自己辛苦掙下工資的我興奮不已。

    出糧的那天,坐在我後麵,靠牆角落裏的財務大叔一個一個地叫著辦公室裏麵的人。那時基本上所有的工廠都是直接給現金,不繳納社保。他把裝著工資的信封遞給領工資的人,讓大家打開看看錢數對不對,確認無誤後就在領取單上簽上自己的名字。那次我是最後一個領工資的人,看著別人拿著信封走回座位,我的心裏癢癢的。一聽到大叔叫我,就立刻高興得跑到他桌邊。

    文職和管理人員的工資和工人不一樣的地方是:我們的有一部分工資會用相同數字的港幣發放。普通文員、高級文員和管理人員相對應的港幣分別是300、600和1000的港幣。2007年以前港幣都比人民幣值錢,港幣對人民幣的匯率在1998年的時候去銀行兌換大約是1:1.20的樣子,但是外界有不少收港幣的人,聽說他們都是一些地下錢莊的馬仔,在他們那裏保底能到1:1.25。不管怎樣,發港幣意味著能拿到比人民幣更多的錢,因此大家是喜歡工廠發港幣的。

    但是折算時除了有點麻煩,還有一定的風險。私下兌換人民幣是違法的,所以有些人就鑽空子,兌換給的人民幣裏摻著假幣。因為即便對方發現了,也因為兌換本身就違法而選擇吃下這個啞巴虧。所以大家兌換時經常會邀著幾個人一起去,或是找熟悉的人換。那時的西鄉街道上隔個幾米就有人拿個高腳凳坐在店外,小聲地對路過的行人說著:“收港紙了,1比1.3。”當然匯率隨著行情每天都在變化,所以大家都是把港幣攢著,等匯率升高的時候再賣。1比1.3相對來說是尋常的價格了。

    那天下班後我沒有直接去吃飯,而是趕緊跑去外麵小店給家裏打電話。從家裏帶來的六百塊買了各種床上和生活用品後,主要就是對付每天吃飯。記得那時午飯和晚飯如果去工廠外的小店吃快餐的話,二葷一素2元,三葷一素3元,早餐買個糯米雞1元,全天大約是6元。所以發工資時從家裏帶的600元用的到這時大概就隻剩下二百來塊錢的樣子了。我琢磨著這二百來塊省省應該夠我下個月用了,就想把剛發的工資寄回去。但是爸媽說錢不多先自己留著吧,等下個月發工資再說吧。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