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能識別哪些人在說謊微表情、微動作與識謊藝術

你真的知道什麽是謊言嗎?(2/5)

    縱觀人類社會的發展,自從人類學會製造和使用工具,形成社會,具備語言能力之後,人們很快就在說話中將謊言“活學活用”。謊言的發展也成為人類曆史發展和文明進化過程中的一部分。在封建時代,謊言成為統治階級政權建立的理由和借口。在中國曆史上,大部分的“君權神授”、“真龍天子” 都是建立在一個個富有傳奇色彩的彌天大謊基礎上的。西方宗教的發展史中也充斥著很多刻意編造的謊言,成為眾多教派彼此針鋒相對相互攻擊的利器。

    那麽,人類說謊的動機和謊言的形成過程中到底有哪些因素在發生作用呢?

    從生物進化論的角度來說,欺騙是自然界中最基本的現象,不僅人會欺騙,很多動物也會欺騙,比如狐狸,當遇到比自己厲害的熊時,就會裝死躲過被吃掉的命運。誠然,人說謊是出於一種欺騙的本能,但和其他生物不同的是,人的欺騙方式除了動作行為,還有語言,即人的欺騙方式比其他生物更豐富。如果按照狹義的概念來理解謊言,謊言應該是隻針對人的語言交流來講的,緣於人特有的心理動機。

    心理學家經過研究分析發現,說謊者普遍由以下十種心理動機驅動,分別為:

    (1) 為了不傷害某些人或感情。

    (2) 為了維護自己或和自己利益相關的人與事。

    (3) 為了保護自己或者掩飾隱私。

    (4) 出於羞澀或畏懼等心理而不敢說出真相。

    (5) 編造假象,掩飾真相,以逃避責任。(6) 做了壞事或錯事,為了逃避譴責或懲罰。

    (7) 為了讓自己看起來最強、最好。

    (8) 出於物質利益。

    (9) 出於惡作劇的心理。

    (10) 出於誹謗的心理。

    以上列舉的各種心理動機,驅使人在特定的狀態下不由自主地做出反應,為了自己的目的編造出謊言。當然,關於謊言的形成機製相當複雜,針對不同的人不能一概而論。但總而言之,無論何種心理驅使下的謊言,都屬於潛意識中比較有規律性的普遍性的欺騙行為,因為,隻有作為高等動物的人才具有這種會“精心策劃” 謊言的本領。每個謊言都有特定的目的說謊是一種很常見的現象,雖然誰都不願意生活在謊言與欺騙中,但無可否認,在社會生活中,人們無時無刻不在編織著一個個個謊言,對於真相的追索往往是一件不容易的事。例如,在政治中的爾虞我詐,在軍事上的勾心鬥角,這些謊言都有極強的目的性,而且往往有著“自圓其說” 的本領。

    那麽,人們為什麽會說謊呢?社會心理學家認為,說謊與一個人的身份維護、自我呈現和印象管理有關。這三個術語聽起來比較概念化,通俗來說,就是在日常生活中,一個人呈現給外界的自我形象或多或少都是經過改變和包裝的,人們通常會根據當下的環境來調整自己的外在表現和表達方式,以塑造恰當的形象和身份,維護或提高自己的外界形象,獲得他人的認可和情感支持,贏得他人的認同。這些目標的實現對人們的社會交往的順利進行有著重要的意義,也影響著個體的偏好。不少人在社會中都離不開說謊這一“工具”。說謊成為非常普遍的一種社會行為。

    心理學家保羅?埃克曼博士認為: “說謊是人類社會的重要特性,人們在社交活動中應正確理解說謊現象。有時候,說謊是必要的,不管它是善意的還是故意欺騙。”

    美國新澤西的一名心理學家在調查中發現,一個人在一生中平均會說88000個謊言,以成年後平均活60年的人來算,這個數字相當於每人每天平均說謊超出4次,而有的人每天至少會說謊超過25次。這些數字清楚地反映了一個人們羞於承認的事實:謊言也是生活的一部分。畢竟,“水至清則無魚”,作為人生活的一部分,無論是道德模範還是聖賢先知,終其一生,一句謊話都不曾講過的人恐怕是不存在的。

    通常,在社會生活中,為了特定的需要或目的,人們在交往中自然而然地會說謊。這樣做是出於以下幾個理由:一是為了給別人製造良好的印象,或保護自己免於處於尷尬或被拒絕的境地;二是為了獲得利益;三是為了避免懲罰;四是為了他人的利益;五是為了維持特定的社會關係。當然,人們說謊的原因不止上述幾種,而是多種多樣,但是從總體上出發,都是出於自我保護或保護他人的目的,是受一定的利益驅使的。世界上究竟有多少種謊言世界上有各種各樣的謊言,按照不同的分類標準,謊言可以劃分為不同的類型。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