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黑太子

第168章:奇葩總兵(1/4)

    某太子相信得到器重的孫傳庭是不會背叛自己的,給其留了很大麵子的洪承疇一時半會也不會自立門戶或者抱旁人的大腿,所以才給他們看二十個總兵最後的下場。

    在劇透之後,兩大都帥便得以更加容易的駕馭大部分偷奸耍滑之徒,統軍征戰要知己知彼,指揮下屬也要力爭做到知根知底,否則很容易被這群二五仔總兵給賣了。

    明末很多將領的所作所為都與流寇無異,指揮部隊劫掠百姓是司空見慣之事,殺良冒攻之人更是數不勝數。

    從南到北,剿寇總兵們的作戰原則基本一致,幾乎到了心照不宣的地步,賊兵若強則敗逃,賊兵若弱則追趕,賊兵若敗則邀功,賊兵若盛則投誠。

    以縱兵作惡的“匪寇將軍”左良玉為最為典型的代俵,所部人馬身為官軍,卻施流寇之行徑,過往百姓無不憎恨。

    本人更是驕橫張狂,有恩於他的侯恂督師都駕馭不住,欽差楊嗣昌抵達湖廣戰場之後曾九檄傳之,喜好養寇自重的左良玉直接棄之不理。

    但說是軍閥化都是抬舉他們了,個人軍事才華與政事作為均遠遠達不到五代十國時期各地軍閥的割據能力,所以也就從來沒形成所謂的地方割據,得以長期存在。

    這些自私自利的總兵裏也就是左良玉算是矬子裏麵拔大個了,在崇禎十七年(1644年)於武昌擁兵數十萬,號稱百萬,不過也就是一群烏合之眾。

    左良玉死後,秘不發喪的左夢庚率大軍順江而下,企圖一舉奪取南明正權,自行登基稱帝,卻在銅陵遭遇黃得功阻擊,被打得大敗,隨後便投降清軍。

    一堆牆頭草總兵裏就出了這麽一個奇葩,其他都是欺軟怕硬的玩意,算是官軍身份的流寇罷了。

    明末朝廷對財政收入失去控製之後,最為惡劣的結果便是對將領和部隊失去了控製。

    衛所製被募兵製取代之後,一個最大的弊端便是在軍餉吃緊時,各部將變成將領們的私有物品。

    私有化之後並非直接導致明軍戰鬥力下降的主因,受戚繼光完全控製的戚家軍仍然能夠南征北戰,不論是對付倭寇還是檬古都能夠所向披靡。

    其根源便是家丁化,將領用吃空餉與克扣士卒俸銀的辦法來供養少量精銳,將其變成嫡係家丁,這種本末倒置的治軍方式使整個部隊被一分為二。

    得到好處的家丁自然願意為主將賣命打仗,而利益受損的普通士卒隻能選擇忍氣吞聲,日常訓練敷衍了事,到了戰場更不可能以命相搏。

    任何一支“二元化”的明軍都不可能成為精銳之師,麵對流寇或許還有勝算,一旦遭遇敢於硬碰硬的清軍,絕大部分明軍都將一觸即潰。

    將領貪生怕死,士卒偷懶耍滑,將士之間更是離心離德,這樣的部隊麵對清軍是不可能打勝仗的,遼西諸部就是明顯的例子,不打則已,一打就崩。

    幺雞不想控製這些本就控製不了的將領,也不想收編這些爛到根子的部隊,有那銀子還不如讓周遇吉重新招兵買馬。

    讓這些與朝廷貌合神離的部隊都調到南方去圍剿流寇,打贏還能為大明根除禍根,打輸了也無所謂,這些將領本就死不足惜。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
別猶豫,趕緊下載微風小說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