宰執大明

第15章玉器哪裏比得上土豆?

隆慶聽得意動,他也有聽聞過海貿暴利,兩宋時依托於此,民間便極為富庶,但修改祖製,以及會導致的後果,卻讓他有些舉棋不定。 “王大人,依你而言,這開海諸多利好,沒有弊端嗎?”張居正故作疑惑,但眼中卻掠過一絲不易察覺的狡黠。 他自然讚成開海,他與徐澤明本為嘉靖二十六年的同科進士,兩人交好已有二十年。但朝中反對開海者甚眾,此事若是讓靖遠候一人擔下,也能讓他免去與徐階高拱等人的一番猜忌扯皮。 王梟笑道:“自然有弊端,但凡事有利有弊,天下哪有萬好不壞之事?一省之弊相比天下,其中權衡自不消我說。” 這句話正好說到了隆慶的心坎之上,他思慮片刻後,冷聲道:“張居正,開關一事,你與內閣商議,這件事情,內閣明天早上在例朝時必須要有個答案!沒弄清楚前,就不要來找朕了!” “微臣接旨!”張居正亢聲頓首。 “靖遠候,你雖年紀輕輕,但也知為朝廷實心用事,這是好的。孟衝,帶靖遠候去禦用監領兩件玉器。”隆慶招了招手,讓王梟自個兒跟著孟衝領賞去。 王梟咬咬牙,俯身叩首道:“陛下,臣不敢妄要玉器,隻需賜臣方才所食之物,微臣便歡喜不盡了。” 玉器哪裏比得上土豆?!找塊地種一塊玉能種出一片玉嗎?像土豆這種高產且不挑地的糧食作物才是真正的未來! 隆慶以為是他饞嘴,哈哈大笑道:“聽到沒有,陪靖遠候去尚膳監取!” 跟著孟衝走著的這一路,兩人有一搭沒一搭的閑聊著,侃著京城的風土人情,逸聞趣事。孟衝薄薄的一張嘴皮上下翻飛,說得東西大多是朝官家中的故事,既有主仆私通,也有紅杏出牆。 王梟聽得頗為心驚,這些事情都不是什麽好聽的玩意兒,凡是官宦家庭出了這等醜聞,藏得可是嚴嚴實實,絕不會讓別人看了笑話。但看孟衝這隨口便提的模樣,仿佛這些事情都是在他家後院發生的一般。 明朝政治之中,特務在其中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東廠西廠錦衣衛,都歸屬於司禮監所掌管,孟衝雖不出紫禁城,但卻能時時刻刻掌握京城中大小官員的一舉一動,甚至連家門醜事也能拿來當做解悶笑談。 媽的,就這狀態,還有個屁的隱私權,難怪周彥的警惕性這麽高,原來是因為京城形勢使然。王梟心中暗自盤算,回府之後好好規劃一下,靖遠侯府這麽多房間,每天想到哪兒就到哪兒睡,雖然麻煩點,也好過暗處被人盯著強。 取了土豆後,孟衝還想派人送一送,但卻被王梟婉言回絕,一番寒暄後,他這才提著一袋子土豆朝著宮外走去。 等到王梟前腳剛走,孟衝也乘上錦轎,順著神武門出了宮,朝著王府井大街的紗帽胡同趕去。 高拱的大學士府就在紗帽胡同,從神武門出來,走上東長安街,再右拐進入王府井大街,不過一刻鍾的腳程。 嘉靖四十四年,裕王立儲,高拱以太常寺卿榮升禮部尚書,次年由徐階薦舉,以禮部尚書兼任文淵閣大學士,兩年之間,從便登閣拜相,成為當今最有權勢的大臣之一,自然有不少人來巴結。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