宰執大明

第11章 問題總有辦法

主要是王學詩這個破落戶壓根就不通軍務,就連明代的行伍編製也鬧不明白,滿腦子盡是些無用的詩詞歌賦。 現在皇帝這個樣子,擺明了是要考自己,要是答不上來,今天自己恐怕就沒這麽好走出這乾清宮了。 “回稟陛下,若是不自謙的話。”王梟眼睛一閉,幹脆豁出去了:“微臣深得家父教誨,有幾分本事!” “好!不愧是我大明的世襲侯爵,朕就喜歡你這股子精氣神!”隆慶神色轉暖,走到王梟麵前將其扶起。 “朕找你來,也沒有其他事情,西北俺答數次犯邊,朝廷所投甚巨,曆來是我大明一處患傷。” 隆慶歎了口氣,沉痛道:“朕方才又借到軍報,俺答在大同、宣府燒殺搶掠,邊防損失慘重。” “王學詩,你父親王瑾便是死於蒙古俺答之手。朕曆來聽聞你純孝,想必這麽多年苦思冥想,在對付俺答的問題上,應有些想法吧?”隆慶說道。 蒙古俺答!嚇死了,還以為是什麽困難的問題,王梟長出一口氣,擦了擦冷汗。 這事兒說白了就是對待少數民族的問題,王梟好歹也是文科出身,這件事對於他來說,不過是手到擒來。 他清了清嗓子,沉聲道:“陛下,這麽多年,微臣雖耽於承平,無實功所為。但卻將蒙古俺答作為微臣的假想敵,研習策法地理,確乎有自己的想法。” “哦?你講。”隆慶眼睛一亮,他本隻是想找一下這傳聞中二世祖的麻煩,殺雞儆猴,以肅清五軍都督府的不良風氣。 但沒想到,這廝不但毫無二世祖的模樣,談吐舉止不急不躁,看起來反倒是個可用之材。 “皇上,張大人,我就獻上拙策了。”王梟微微一笑,胸有成竹的站起身,走到廳前。 張居正也來了興趣,蒙古俺答問題曆來是朝廷大患,每年朝廷財政多數都投進了邊防,若是能有辦法解決,大明朝每年至少能多出五百兩白銀投入到其他地方去。 他自然有一套方案,但朝中常有阻撓,不得實施罷了。 不過他也想聽聽,曆代與蒙古俺答作戰的靖遠候是什麽說法。 “蒙古人逐水草而生,曆次犯邊,盡皆不為掠土。所為不過器具糧食,生活所需。”王梟沉聲道。 “以征伐討之,不如以教而化之。漢武帝麾下猛將無數,三征匈奴,耗費國帑無數,年老之時也不得不下罪己詔,反思窮兵黷武之弊。他們所求的器具糧食,我大明應皆有之,而他們的牛羊馬匹,又為大明所缺。” “你是說互市?”隆慶皺眉道:“先皇曾行過此法,然蒙古俺答不守規矩,明為互市,實則還是搶掠。” 當然搶掠了,你們做生意把蒙古人當傻子哄,四五個盆就換別人一匹馬,這種生意能叫互市?王梟心中暗自翻了個白眼,但明麵上還是一派謙和道:“是互市,不過並非以貿易產生,而是以封賞下發。”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