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億繼承人

第三百四十七章 坑錢計劃(2/2)

    “一美元拍賣陷阱?”李濤搖頭道,“我孤陋寡聞,實在是沒聽說過。”

    楊小天道:“這是我在麻省理工學院上課的時候聽過的博弈論的一個課題,即把1美元拍賣了66美元的案例。”

    “一美元拍賣陷阱是由著名博弈論專家,耶魯大學教授馬丁·舒比克(M.Shubik)設計經典的“1美元拍賣”案例。”

    “案例是這樣的:有一個拍賣者拿出一美元來拍賣,競拍者每次出價5美分。如果能在100美分之下拍賣到這1美元,那麽就是賺。但是這個拍賣有一個不一樣的規則:【隻要你出價了,哪怕你沒有競拍成功,你也得向拍賣者支付你喊出的價格】。”

    “競拍開始了,一群人開始競拍,5美分,10美分,15美分,20美分,如此價格不斷往上喊,到了50美分的時候,大部分人都不再叫價。這時候,他們各自損失是50美分之下。”

    “但是還有幾個人繼續叫價,最後全場就剩下兩個人在叫價,彼得與馬克。當彼得叫價到95美分的時候,馬克毫不猶豫叫價100美分。100美分就是1美元,這時候馬克就算拍下1美元,也就等於是1美元換1美元,他根本已經無利可圖。”

    “然而彼得叫價是95美分,如果彼得不能夠競拍成功,他就損失95美分,所以彼得騎虎難下,叫出了105美分。105美分,彼得就已經虧了,但是比不叫價虧得少,95美分放棄,他就得虧95美分,105美分拍下,他不過損失5美分而已。”

    “但是馬克意識到了什麽,他直接喊出了205美分的價格,並且用眼神直視彼得,希望能提高一倍報價嚇退彼得。彼得被嚇退了,於是馬克以205美分拍下這1美元,虧損105美分,彼得叫價105美分,虧損105美分。二人算是及時止損,卻也都虧了,其他人分別虧損了5—70美分不等。最後拍賣者收上錢一算,他以這1美元總共拍賣得66美元,淨賺65美元。”

    “你可知道,這是為什麽嗎?”

    楊小天說著案例,眾人聚精會神點聽著,各有所思。最後楊小天看著李濤,露出了微笑,開始詢問李濤。

    “我聽說過【沉沒成本】這個詞,他們之所以虧欠拍賣,就是害怕虧損下去吧!”李濤想了想,說道。他並不是蠢人,雖然沒有學過博弈論,但是聽懂博弈論的案例卻是不難。

    楊小天露出了“孺子可教”的表情,點點頭,說道:“是的,一美元拍賣陷阱就是令人無法承受沉沒成本,隻能不斷增加投資,期望止損,結果卻越陷越深。就像很多妻子遇到了渣男,但還是無怨無悔為渣男付出,不是她們賤,也不是她們蠢,而是她們已經在渣男身上付出了青春、肉體關係、金錢、感情、生育等一係列成本。她們不想自己的付出全部落空,就隻能追加投資,希望渣男能夠浪子回頭。”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