沃爾瑪零售業真經

關心慈善事業(1/2)

開啟AI情感朗讀功能。歡迎大家點擊體驗!

    山姆對慈善業一直有自己的看法和行為準則。他對慈善事業的傳統做法也不讚同。山姆的原則是要幫助自尊受損的人站起來,平凡的人敢於做出不平凡的事業。

    山姆說:“我們致力於慈善事業,但是多年來有些事一直困擾著我。那些蓄意誹謗的人,說我們沃爾瑪公司捐獻得不夠多,沒有達到公司的標準,我想這種標準也許是管理慈善機構的人的目的。但是,我們有自己的方法,知道什麽才是最好的捐贈。”

    最鮮明的例子就是“購買美國貨”活動(在後麵還有更詳細的敘述),它激起無數人的愛心,對社會貢獻很大。而且這項活動影響深遠,為山姆和沃爾瑪公司爭得了良好聲譽。

    這項活動主要是針對美國日益增長的貿易赤字進行的,為了幫助美國解決貿易赤字問題,進口貨與國產貨之間,凡是價錢和質量相差不超過5%的,沃爾瑪公司在進貨時就會選擇國產貨——美國產品。

    由於沃爾瑪公司主動增加國產貨的采購量,推動了這些產品行業的發展。有人統計,這創造了10萬個左右的製造業就業機會,有許多企業受惠。例如,阿肯色州布林克利市法裏斯服裝廠是該活動的早期受惠者。

    1984年以前,法裏斯服裝廠和範赫森訂了合同,專門為彭尼公司和西爾斯公司供應服裝,但到了1984年,他失去了所有訂單,因為其他廠家的服裝更便宜。

    為了維持90名員工的就業機會,公司隻得慘淡經營。而沃爾瑪公司要求訂5萬打法蘭絨襯衫,一下子使工廠起死回生。隨後幾年,廠裏為沃爾瑪生產的襯衫已超過250萬件,員工人數也從90名發展到超過320名,而且公司業績不斷攀升。

    該廠總經理法裏斯·伯勒斯說:“這些成績可以說是沃爾瑪公司‘賜給的’,所以每年的聖誕節,我們的員工都會感謝沃爾瑪公司。”

    而山姆則認為這對雙方都有好處——每挽救或增加一個就業機會,就等於給沃爾瑪公司創造一個潛在的顧客。因為他們有了工作才能有購買力,沃爾瑪公司才能有顧客,這對雙方都有利。

    捐贈的事情幾乎每家公司都會遇到,尤其是效益好的公司,這本來也不是什麽奇怪的事。值得探究的問題,就是捐贈什麽,如何捐贈的問題,如果能將從善積德的捐贈活動最大限度地與樹立公司品牌和形象結合起來,那必然會產生更多價值,給予社會更多回報,這是相輔相成的。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
點擊添加LINE 微風小說官網賬號
(可催更及找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