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與口才

第七章 職場口才:會看人說話才能如魚得水(2/3)

    聽了這話,相信老陳是不會拒絕張強的要求的。

    在部門間的溝通中隻要能做到:平時多主動聯絡;關鍵時刻講技巧、有彈性;處理問題本著平等、互惠、顧大局的原則,相信在工作當中你一定會為自己贏得更多的幫手和同盟,而不是你一唱戲就有人拆台。

    聰明人永遠不會代替領導做決定

    李光宇年輕幹練、活潑開朗,入行沒幾年,職位便一升再升,很快成為單位裏的主力幹將。幾天前,新領導走馬上任,上任伊始,就把李光宇叫了過去:“小李,你經驗豐富,能力又強,這裏有個新項目,你就多費心盯一盯吧。”

    受到新領導的重用,李光宇自然歡欣鼓舞。恰好這天要去上海某周邊城市談判,李光宇一合計,一行好幾個人,坐長途公交車不方便,人也受累,會影響談判效果;打車吧,一輛坐不下,兩輛費用又太高;還是包一輛車好,經濟又實惠。

    主意定了,李光宇卻沒有直接去辦理。幾年的職場生涯讓他懂得,遇事向領導匯報一聲是絕對有必要的。於是,李光宇來到領導跟前。

    “領導,您看,我們今天要出去談判,”李光宇把幾種方案的利弊分析了一番,接著說,“所以呢,我決定包一輛車去。”

    匯報完畢,李光宇發現領導的臉不知道什麽時候黑了下來。領導生硬地說:“是嗎?可是我認為這個方案不太好,你們還是買票坐長途車去吧。”

    李光宇愣住了,他萬萬沒想到,一個如此合情合理的建議竟然被打了“回票”。

    “沒道理呀,傻瓜都能看出來我的方案是最佳的。”李光宇大惑不解。

    李光宇凡事多向領導匯報的意識是很可貴的,可他錯就錯在措辭不當。注意,李光宇說的是“我決定包一輛車”。在領導麵前說“我決定如何如何”是非常不明智的。

    如果李光宇這樣說:“領導,現在我們有三個選擇,各有利弊。我認為包車比較可行,但我做不了主,您經驗豐富,幫我做個決定行嗎?”領導聽到這樣的話,也許就會順水推舟,答應這個請求。

    注意這4個問題,匯報工作更有效果

    馬建從一個客戶那裏考察回來後,敲響了經理辦公室的門。

    “情況怎樣?”經理劈頭問道。

    馬建坐定後,並不急於回答經理的問話,顯得有些心事重重的樣子。因為他十分了解經理的脾氣,如果直接將不利的情況匯報給他,他肯定會不高興,搞不好還會認為自己工作不力。

    經理見馬建的樣子,已經猜出了肯定是對公司不利的情況,於是改用了另一種方式問道:“情況糟到什麽程度,有沒有挽救的可能?”

    “有!”馬建回答得十分幹脆。

    “那談談你的看法吧!”

    馬建這才把他考察到的情況匯報給經理:“我這次了解到,客戶之所以不用咱們廠的產品,主要是因為他們已經答應從另一個鄉鎮建材廠進貨。”

    “竟有這樣的事!那你怎麽看呢?”

    “我是這樣想的。咱們公司的產品應該比鄉鎮企業的產品有優勢,咱們的產品不但質量好而且價格還很公道,在該省已經具有一定的知名度。”

    “就是,一個小小的鄉鎮企業怎麽能和咱們相比呢?”經理打斷了馬建的匯報。

    “所以說,咱們肯定能變不利為有利。最重要的是,當地的建築公司多年來一直使用咱們公司的建材,咱們有很好的合作基礎,這是咱們的優勢所在。但該客戶答應向那個鄉鎮企業訂貨,主要是因為那個鄉鎮企業距離他們較近,而且可以送貨上門。這一點,我們不如那家鄉鎮企業,我們可以直接到每個鄉鎮去走訪,在每個鄉鎮找一個代理商,這樣問題就解決了。”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