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際交往心理學

第7章 寧可不識字,也不可不會識人讀心(2/5)

    一板一眼型:這類人一般比較保守,謹小慎微,性格沉穩,稍顯內向,說話做事循規蹈矩,按部就班。他們不喜歡開玩笑,說話講究分寸,該說的就說,不該說的絕對不說,但有時候由於過分規矩,會顯得有些呆板、固執,給人一種不通情達理的感覺。

    直爽簡明型:這種心直口快、講話不拐彎抹角的人,大多坦誠、直接、胸無城府。在文學作品裏,這種語言風格也多體現在英雄豪傑身上——粗獷而直白,真誠而坦率。這樣的人非常值得信任,且容易交往。他們的性格優點是豪爽仗義,精神飽滿,熱情奔放;缺點是易衝動,說話過於直接,不顧及他人感受,常出口傷人。

    婉轉含蓄型:這是相對直爽簡明型而言的。這種談吐風格的人感情細膩,但易敏感、多疑。這類人不願讓別人了解自己內心真正的想法,時刻注意別人對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屬於非常理性、謹慎的一類人。他們很會拿捏分寸,每句話出口前都會反複權衡利弊,內心的想法頗多,但往往不願對旁人傾訴,因此常給自己造成很大壓力,形成一種憂鬱的性格特質。此外,這類人有時會給他人一種不真實、不坦率的感覺。

    人雲亦雲型:這類人有一定的知識、經驗,但為了維護自己的利益,他們總是人雲亦雲,跟在別人後麵發言,講大家說過的話題和觀點。不難理解,這類人大多沒有主見,很少發表自己的觀點。

    貌似博學型:博學型的他們的確很聰明機智,但常常自恃聰明,不求甚解,了解些皮毛便自以為是。對於這類人,不能說他們什麽都不懂,也不能說他們什麽都懂,形象地說就是那種“一瓶子不滿,半瓶子晃蕩”的人。

    避實就虛型:這類人在與人交談時,若涉及實質性問題,便會支支吾吾,含含糊糊,顧左右而言他,反正是不敢拍板表態,唯恐出什麽問題牽扯到自己。這類人比較圓滑,喜歡避重就輕,例如,容易的事情就留給自己做,稍有難度的事情就會讓其他人代勞、幫忙。

    說話文縐縐型:有些人說話喜歡引經據典、羅列詞匯。這類人有豐富的知識和經驗,對人情世故也有很強的洞察力,但是他們常常會給人一種造作的感覺。

    滿口新詞、新理論型:這類人喜歡新鮮事物,且接受新鮮事物的能力也很強,並能夠在生活中運用自如。這類人性格直爽,想說什麽就說什麽,口無遮攔;他們的缺點是沒有主見,易反複不定,猶豫不決。

    滿口專業術語或生僻詞匯型:這類人大多比較自卑,他們希望用一些專業術語或生僻的詞匯來顯示自己多麽有教養、有學問。其實,通常他們對事物沒什麽獨特的見解,隻是人雲亦雲罷了。

    人類的許多秘密都是從下意識的毛孔中流溢出來的,而這種下意識則反映在不經意的小動作中。換句話說,誰能夠在生活中成功破解小動作的密碼,那麽他就能夠瞬間看穿對方的心理。

    據有關統計顯示,在非網絡化的人際交往中,大約83%是通過視覺、3.5%是通過嗅覺、1.5%是通過觸覺、1%是通過味覺進行的,其中聽覺不過占到11%而已。美國口語學者雷德蒙·羅斯在研究報告中指出:“在人類活動所得到的信息總量中,有65%的信息是非語言信號傳達的,其中僅僅是麵部表情就可傳遞65%中的55%的信息。”對此,美國傳播學家艾伯特·梅拉比安提出了一個更具有衝擊力的表達公式:信息表達--003d7%的語調 38%的聲音 55%的表情。以上這些具體的數字都在提醒人們:在人際交往中,除了揣摩他人語言的含義外,還要解讀身體語言的密碼。

    在醫院的候診室裏,蕭峰的目光被對麵一位魅力十足的黑衣女子所吸引,確切地說是被她的微笑所吸引。當蕭峰確定這位女子的微笑是投給自己的時候,他毫不猶疑地坐到她的旁邊。正當蕭峰向黑衣女子大獻殷勤時,與蕭峰同行的一位女性朋友從另一側坐到他身邊,然後悄聲地在他耳邊說:“算了吧,蕭峰,在她眼中,你就是個笨蛋!”聽聞此言,蕭峰頓時目瞪口呆,因為這位黑衣女子一直在衝自己微笑。

    其實,蕭峰犯了大多數男人都會犯的錯誤,誤解了女性緊閉雙唇的微笑所代表的含義。這種雙唇緊閉且向後拉伸形成一條直線式的微笑,所代表的意思是微笑者隱藏了不為人知的秘密,或是不願與對方分享自己的想法、觀點等。大多數女性在遇到自己不喜歡的對象且又不想讓對方知道這一點的時候,常常會露出這樣的微笑。在女性眼中,這種微笑就是一種非常明確的拒絕信號,而許多男性有時卻很難明白這種微笑背後的深意。

    一個人的真實意圖可能會被巧妙的辭令所遮掩,但他的身體語言往往能將它暴露無遺,下麵就讓我們看看生活中那些常見的小動作背後究竟隱藏了怎樣的玄機。

    觸摸嘴唇:通常情況下,當一個人有難言之隱時,或是準備撒謊時,或是說了不該說的話時,就會不自覺地做出這個動作。

    撫摸下巴:人們在聆聽別人講話的過程中,大多會不自覺地將一隻手放在臉頰旁邊,這是一個典型的思考手勢。隨著交談的進行,人們往往會停止這種思考的手勢,轉而用手撫摸下巴。其實,這一身體語言的意思非常簡單,即表示當事人正在考慮如何做出決定和判斷。

    抓撓脖子:當人遇到討厭的人或事時,脖子後麵微小的肌肉組織就會呈現乳突狀,也就是人們常說的雞皮疙瘩,這種生理變化又會帶來瘙癢感,因此此時人會抓撓自己的脖子以消除不適。另外,當人感到沮喪和恐懼時,也會在脖頸處泛起雞皮疙瘩,進而做出抓撓脖子的動作。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