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諸國大逃殺

第1626章 慶克塑造的對立(1/2)

開啟AI情感朗讀功能。歡迎大家點擊體驗!

    五年前,齊國吞並燕國,周建國通過債券吞並了十幾個小諸侯國的時候。

    齊國就開始在東部各諸侯國開始推廣‘去天子化’的教育與文化。

    因為慶克覺得‘普天之下莫非王土’這句話不能再流傳下去。

    這句話讓天子擴張疆域多了很多合理性。

    而慶克為了‘去天子化’的操作,更是在民間提出了他們是上帝的子民這類話。

    但是慶克並沒有官方明目張膽的做這件事,而是在信教的民眾之間開始洗腦。

    慶克就是在刻意的製造一些對立,或者有某些無形的東西去凝聚他們東邊的各諸侯國。

    慶克的這些操作也的確在齊國,燕國,魯國等不少東部諸侯內部產生了不少影響。

    再加上天子的周國疆域是禁止信教的,雖然姬泄統治的這兩年有些鬆懈。

    但是因為之前周建國的明確禁止,導致大部分周國人還是沒有主動的去信上帝。

    畢竟周建國在整個周國人心中,早就被神化了。

    周建國的話他們自然是非常遵從的。

    所以除了周國的疆域,東邊的絕大部分諸侯國都信上了拜上帝教。

    而且在民間也已經形成了一些對立情緒,信上帝的開始鄙視不信上帝的沒信仰,沒靈魂,死了上不了天堂。

    不信上帝的則直接覺得信上帝的有病。

    而這種對立情緒隻是在民間有,但是這一次慶克為了深化他們的軍事同盟關係。

    或者說為了讓自己的盟友們沒有那麽容易被天子分化。

    畢竟慶克也是熟知正常曆史線上,秦國破六國合縱的手段。

    慶克知道如果他們結盟成功,給天子造成了極大的打擊,那麽天子肯定會效仿正常曆史線上的秦國。

    先破他們的結盟,然後再逐個擊破。

    而慶克也知道,結盟都是短期利益將他們凝聚的,再加上他們結盟是為了防禦天子。

    這就有了天然的缺點,很容易被天子拆散他們的結盟。

    因為天子隻要打不過他們了,完全可以進入守勢,而他們結盟想要主動進攻天子還是比較困難的。

    也就是說,在理論上,他們的結盟肯定會被天子破解掉。

    畢竟時間是在天子那一邊,天子的疆域那可是鐵板一塊,眾誌成城。

    所以慶克需要利益之外的另外一個東西來凝聚盟友。

    那就是慶克布局了十幾年的拜上帝教,鋪墊了五年的‘去天子化’。

    讓一個民族分裂成兩個其實非常容易,那就是刻意製造出他們的不同,然後塑造矛盾,發生衝突。

    這樣一來很快就會變成兩個民族進行相互屠殺數千年。

    而慶克此時的本意雖然不是為了蓄意製造數千年的仇殺,但是她需要她的盟友與他們更具有凝聚力。

    就在他們秘密結盟開始的時候,各諸侯國正在齊國的要求下,開始在他們報紙上刊登一些他們作為上帝之子的優越性。

    慶克非常清楚,當他們的子民對自己信仰的上帝有了優越感,那麽他們就會更加歧視乃至仇視那些不信上帝的人。

    甚至會讓這些人陷入狂熱與極端,這也是西方曆史上總喜歡燒死異教徒的重要原因。

    這也是拜上帝教缺乏包容性的重要原因,他們腦子裏沒有我們華夏文明天下大同的理念,他們有的就是零和博弈。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
點擊添加LINE 微風小說官網賬號
(可催更及找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