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冠遼宮

第一百零三章 幸福母親(1/3)

    清明,風和日麗,清河水浪靜風平,沿岸綠柳成蔭,剛由南京遷來此地的耶律賢與大臣們在柳林中聚會歡飲,比武射柳,燕燕帶著皇子皇女們陪伴在側。

    勇猛尚武的契丹人從不吝嗇在競技比武中展現技藝,君王也總是對獲勝者慷慨賜予,再加上戰勝宋軍、贏得尊嚴並保住領土的喜悅和豪情依然激蕩在胸中,因此上場比武的每個人都意氣風發,盡顯風采,令比賽精彩紛呈。

    “陛下,上京護軍都統韓德凝求見!”

    比賽正熱火朝天時,內謁者通報。

    “讓他們過來!”一聽是上京來使,耶律賢頓感不妙,立刻召見他們。

    韓德凝帶著兩個隨從走來,齊刷刷地跪在皇帝與皇後身前。“啟稟陛下,耶律留禮壽策動上京歸降宋兵軍變,攻打祖州意圖劫其父喜隱擁其為帝,計謀失敗後逃至卜山自立為帝,臣等奉上京留守使之令已將其擒獲,現特來向吾皇陛下及皇後陛下稟報並請旨,該案主犯將如何發落?”

    契丹自建國起,如此內亂從未中斷過,因此眾人聽了雖然憤怒卻並不吃驚。耶律賢冷笑一聲,“那廝敢自立為帝?真好膽量!”

    “死了多少人?”皇後燕燕詢問。

    “連祖州守衛共死十七人,傷者近百人,兵變叛逆者則傷亡過半,主犯皆被擒獲。”韓德凝回答。

    見耶律賢沉思,燕燕怕他心軟,肅然道:“陛下,對此等圖謀篡天子之位、亂我朝綱者,不可心懷善意,殺之方可威震朝野。”

    “留禮壽雖不是喜隱嫡出,但仍是他的兒子。”耶律賢提醒她。

    “那又如何?”燕燕看出他又在顧慮喜隱的身份,便勸導他,“我朝內亂不止,血腥不斷的原因,就是因為綱法不嚴,處置不利。俗話說‘亂世用重典’,朝廷內覬覦皇位的紛爭不休,陛下何以整家治國興農旺牧?況且他已經磨刀霍霍圖謀奪你皇位,取你性命,你還跟他講君臣大義、人倫大防,豈不荒唐?”

    “臣讚同皇後陛下所言。”耶律休哥率先表示對皇後的支持,“我朝有明文律法,凡謀反者,或投崖殺之,或射鬼箭殺之,不可苟活。”

    其他幾位臣子也各自發表著看法,但耶律賢仿佛不曾聽見,他默默地注視著燕燕,眼前幻化出一個六歲女孩火紅鮮豔的身影,他沒有看錯,隻要給她機會,並稍加磨練,她的確擁有殺伐決斷的才能!

    心頭有一種釋然與寬慰,他略一收神,對韓德凝說:“你們先去休息,明日一早,朕會讓宣旨使與你等同返上京!”

    盡管他沒有明說,但大家都知道,皇帝陛下接受了皇後的建議。

    數日後,宣旨使返回稟報:耶律留禮壽及所有叛亂者皆已伏法,上京臨潢府與祖州都很安定,隻有耶律喜隱得知兒子被殺時,狂罵一宿,後來見沒人理會他,也就安靜了。

    一場未遂叛亂被迅速而無情地平定,朝廷內外莫不震懾,再加上與宋朝戰爭的連續勝利,使得帝後威望遠播四麵八方,一時之間蕃族歸附,鄰國朝貢,大遼聲威如日中天。

    然而,麵對一片盛景,耶律賢並未陶醉,他考慮到了未來,於數日後下詔:

    “鑒於我朝屢經社稷之危,皆因皇位繼承未有製式。今,朕昭告天下,立嫡長子隆緒為太子,待朕百年之後繼承大統,其梁王封號轉封朕之次子隆慶,並封幼子隆祐為恒王……”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