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冠遼宮

第一百零二章 流星好二郎,寶劍染秋霜(1/3)

    抵達南京的次日,耶律賢召見參戰將領,行賞施罰。

    耶律休哥策略得當,身先士卒,勇猛頑強,以少勝多,帶領十萬遼軍擊敗宋朝三十萬虎狼之師,擢北院大王,總領南麵戍兵。

    南京留守事韓德讓守城有功,授遼興軍節度使。

    南京馬步軍都指揮使耶律學古和三司事劉弘,於危難之時能安人心護城池,特賜詔褒獎。

    南樞密使耶律沙白馬嶺戰敗,折兵損將,有禦敵不善之責,但其後巧妙用兵,自宋軍背後攻敵於不備,有力協助了南京守軍和左右兩翼的遼軍,因此功過相抵無獎無罰。

    耶律斜軫指揮有方,尤其在初戰不利之時,沉著冷靜,及時收編耶律奚底的逃兵敗將,重整軍心,繼而又與惕隱主力分進合擊,大敗宋軍,因此小過不掩大功,升南院大王。

    獎賞的部分現場一片歡騰,得獎者無不喜上眉梢,然而,到了懲罰的部分,氣氛就不那麽輕鬆了。

    當耶律賢命人傳耶律奚底、韓匡嗣等上朝時,所有人的臉上都露出沉重之色,因為這些人不是朝廷重臣,就是一代名將,雖然他們的過錯如同禿子頭頂的虱子清清楚楚,可他們個個腦袋上都有耀眼的光環,身後都有強大的靠山,因此大家都在猜,不知道皇帝陛下會怎樣懲罰他們。

    很快,內侍宣讀聖旨,揭開了謎底:

    總指揮使耶律奚底身為三軍統帥遇敵即敗,怯戰畏敵,撤其北院大王及兵馬大元帥之職,褫奪耶律姓氏,改姓李,並以劍背擊之;左將軍乙室王撒合雖臨陣退卻,但隊伍不亂,保全了軍威,故暫不追究其責,以觀後效;右將軍蕭討古聞敵鼓聲即退,其間還發生了兵馬相互踩踏事件,造成不必要的傷亡,因故罰其笞刑,並撤其兵權;凡率先逃遁者,無論官兵皆斬,跟隨逃跑的校尉以上軍官皆監以杖背之刑。原南京留守使韓匡嗣按律斬首!但因其子不眠不休護城一月,加上皇後進言相保,免其死罪,改授晉昌軍節度使,降封秦王。南京留守則由荊王耶律道隱擔任。

    聖旨宣讀完畢,獲得寬宥的乙室王撒合立刻向皇帝謝恩,其他受罰的臣子一個個麵無血色地癱倒在地。韓匡嗣則忽然起身,雙手作揖後問皇帝:

    “臣謝陛下不殺之恩,然,臣不明何以臣獨得死罪?”

    聽到他的問題,一邊的韓德讓急白了一張俊臉,耶律休哥等也為他緊捏著一把汗,燕燕直著眼瞪著他,眾人都在想:陛下不是已經赦你不死了嗎?謝恩閉嘴回家收拾行李往新任上去就是了,多什麽嘴呢?激怒皇帝是好玩的嗎?

    然而,韓匡嗣不明白眾人所想,仍極認真地期待皇帝的回答。

    耶律賢果真被激怒了,他俊目橫挑,看著下首的韓匡嗣冷然道:“你亂而無謀,疏而輕敵,直接導致了南京的危機,難道罪不該死嗎?”

    在他還是二皇子時,韓匡嗣就是他的隨身內侍,自然十分了解他,聽到他這冰冷的聲音,當即腦袋都麻了。

    “還不明白嗎?那你聽朕給你數一數。”見他神情木然,耶律賢憤怒地說,“你不信耶律虎古的話,不加固防守卻擅入敵境,此一罪;你號令不嚴,護城不周,此二罪;你麵對敵軍進攻棄守城官兵於不顧,隻身鼠竄,此三罪;你偵候失機,守禦無備,此四罪;身為守城官,你捐棄旗鼓,損威辱國,此五罪。以上五大罪還不足以讓朕取你項上人頭嗎?”

    他說一條,韓匡嗣的臉白一分,等他說完,整個人已跌伏地上,連連叩首,“是罪臣之過!是罪臣之過啊!”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