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醫生的職場筆記

第1668章(2/3)

開啟AI情感朗讀功能。歡迎大家點擊體驗!

    人並不是生來就是奴隸,人生來並不為人,更多的是自然屬性。自然中隻有食物鏈,沒有統治與被統治。可以這麽說,人生而平等自由。奴性是傳統文化的子目錄,要讓一個人有奴性,隻能是有人教他,在他還沒有辨別能力的時候就教他接受,這樣一個人才能讓奴性作為潛意識的標準植入大腦。

    所以,現在毫無疑問的是,中國教育就充當這麽一個功能,把奴性植入國民頭腦,就此也可以毫不保留的給中國的教育定性為奴性教育。

    首先,聽話是奴化的開始。聽話,是我們每個人都聽過的,可以說我們每個人都是聽著這兩個字長大的。在中國有一個“潛規則”——聽話的孩子就是好孩子。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個老師,是父母帶著孩子走進這個紛繁的世界。一個孩子肯定有不聽話的時候,作為父母就會生氣就會懲罰孩子,於是在孩子懵懂的時候他就知道一點,聽話爸爸媽媽就會獎勵,不聽話爸爸媽媽就會懲罰。孩子都希望被寵愛,於是,我們從小就進入了這麽一個循環,越聽話越受寵,至少是陽奉陰違的聽話,取悅上級是我們從幼時就開始做的事。

    因此,中國的教育失敗,不是失敗在高考,而是從幼兒教育就開始失敗。

    西方的教育卻不一樣。不管孩子多大都會給他們強調求生意識,不論是什麽情況或是誰的話,即使他說得再正確,與你的生命安全有違背的情況,生命安全永遠第一。這樣的教育是在父母和老師,即全社會都是統一的。

    而中國呢?從來不給孩子強調求生,孩子也根本就不懂什麽是自保。他們的意識中隻有一個意識,那就是聽話。老師的話父母的話,不聽話就不是好孩子。好孩子才可以有小紅花。於是就有了一個血淋淋的案例:

    某地震災區,一個學前班的五歲小女孩,中午因為不聽話被罰站在後門。後來發生了地震,老師在慌亂之中忘記了她,或許是老師覺得她離門口最近就沒有管她。結果全班六十個孩子,五十九個都活了下來卻隻有她死了。因為她被罰站,因為她不知道自己該不該跑。

    是她傻還是中國教育的錯誤?或許每個人看到這樣的事都不得不思考一下該如何看待中國人的聽話。

    西方的幼兒教育是帶領孩子去認知世界,求得真相。他們讓孩子在草坪中感受綠色,在陽光下感受溫暖,在自然中體會生命。他們是把孩子身臨其境之後,再教給孩子東西,孩子總是以喜歡“鬥嘴”似的問稀奇古怪的問題,西方父母就會很開心,說明孩子懂得了思考。若孩子不問問題,他們還會有意識的去引導他們思考。而中國則是先在室內的一堆圖書中教給孩子東西,當孩子身曆其境時能說出所有東西的名稱,這樣中國父母就會很開心,覺得孩子的學習能力真強。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
點擊添加LINE 微風小說官網賬號
(可催更及找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