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叔奇遇

第212章 雜糅(1/3)

    在要說三國時的戰事了,卻還要請諸位耐煩一些,聽一聽東漢時地理的情形。東漢的行政區劃是分為十三個州,其中十二個州各有一個刺史,又有一個州,則是屬於司隸校尉的。把現在的地方說起來,則:

    幽州:包括河北省的北部和熱河(今遼寧省西部,河北省東北部)、遼寧兩省,還包括朝鮮半島的北部。因為朝鮮在漢時,也是中國的郡縣。

    冀州:河北省的南部。

    並州:山西省的大部分、陝西省的北部和察哈爾(並入今河北、山西)、綏遠(並入今內蒙古自治區)兩省的一部分。

    涼州:大致是現在的甘肅和寧夏兩省。

    青州:山東省的東北部。

    兗州:山東省的西部和河南省的東北部。

    豫州:河南省的東南部和安徽的江北。

    徐州:山東的東南部和江蘇的江北。

    揚州:江蘇、安徽的江南及江西、浙江、福建三省。

    荊州:河南的西南部和湖南、湖北兩省。

    益州:陝西省的南部和四川、雲南兩省。

    交州:廣東、廣西兩省,還包括現在的越南。因為越南在漢時也是中國的郡縣。

    司隸校尉:河南省的西北部、山西省的西南部、陝西省的中部。

    荊州圖示

    漢朝的行政區劃,下級的是縣。這和後世的情形是一樣的,是官治的最下級。自此以下,就隻有自治的機關,而沒有官治的機關了。上級的是郡。郡的幅員,在中原繁盛之地,和清朝時代的府差不多。縣的長官,戶口多的稱為令,少的稱為長;郡的長官,稱為太守;都是地方行政官。郡以上更大的區域稱為州。每州有一個刺史,卻是監察官而不是行政官了,所以他隻查察人家的失職與否,而自己並不辦事。而且所監察的專注重於太守,縣以下的事情,即非其所問。

    原來秦漢時代的縣,就是古代的一個國。諸位總還有讀過《孟子》[1]的。《孟子·萬章下篇》說古代國家的大小,不是說“天子之地方千裏,公、侯皆方百裏,伯七十裏,子、男五十裏”麽?《漢書·百官公卿表》說:漢朝承襲秦朝的製度,每一縣的地方,大概是方一百裏。我們讀《左傳》等書屢見當時的大國滅小國而以為縣,而秦漢時的縣名,和古代的國名相同的很多,就可見古代之國被滅之後,在大國中仍成為一個政治單位。春秋、戰國之世,此等國大約方五百裏,如《孟子·告子下篇》所說“今魯方百裏者五”便是。大國則方千裏,如《孟子·梁惠王上篇》所說“海內之地,方千裏者九,齊集有其一”便是。這其大小,就是《萬章篇》所說的天子之國了。所以孟子說梁惠王,說齊宣王,都希望他們行王政而王天下,因為他們實在有這個憑借。

    在春秋以前,大國或次等國滅掉了別一國,大概都把它作為自己國裏的一縣,直隸於中央政府,其上更無任何等級。戰國時的大國,才有在邊地置郡的,內地還沒有什麽郡。郡的兵力比縣要充足些。所以戰國時,秦王派甘茂去攻韓國的宜陽縣,甘茂說:宜陽雖名為縣,其實是郡,是不容易攻的。內地用不到很厚的兵力,所以各國都不設郡。到秦始皇滅六國,六國的人民都非心服,到處都有用兵力鎮壓的必要,所以把天下分作三十六郡,而郡就成為普遍的製度了。所以郡的設立,根本就是為鎮壓起見,並不是為治理地方起見。但是既不放心各地方的人民,怕其要反叛,縣的兵力不足鎮壓,而要設置了許多郡守,又怕郡守的權力太大了,於己不利,於是每郡又派一個禦史去監視著他。到漢朝,皇帝不再派禦史,而由丞相分派若幹個史,出去監察各郡,這個史便稱為刺史。刺史本非行政官,一個刺史監察幾個郡,隻是辦事上一個分劃的手續,並不是什麽行政區劃,所以其初並沒有州的名目而稱之為部。這“部”字,便是現在“部分”兩個字的意思。到後來才改稱為州,但是名目雖改,其實權還是一樣。直到後漢靈帝時候,改刺史為州牧,其實權才有變更的。改刺史[2]為州牧[3],前漢時就有此舉,但是不久又改回來了。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
別猶豫,趕緊下載微風小說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