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國戰論

第517章糧草供給的學問(1/2)

開啟AI情感朗讀功能。歡迎大家點擊體驗!

    辰淩做了動員工作,寬解了當地的百姓恐懼心理,甚至反抗之情,瓦解他們抵抗的念頭,把入侵當做一種解決,大多數百姓,草根黎民,最多關心的是吃飽與活著,然後才知榮辱,何況他們對衛的凝聚力不足。

    君視黎民如草芥,百姓視君如賊寇!

    那些高高在上的王族皇室,外戚貴族,從來不把這些升鬥小民放在眼裏,這些小民就像風中小草,任誰來了,都能踐踏欺負,可是不管哪方貴族,都離不開這些卑微的小民,離開草根民眾,就如同無根之木,無水之源,民為國之本,絕不是一句空言。

    辰淩這次民間走訪,也算感同身受,對於最基層的民眾,有了更深的認識,如何了解他們的苦境,身上的負擔,對於日後治國安民,有了最可靠的基礎,這些都是寶貴財富。

    回到城內,辰淩召集幕僚和策士,進行商討,詢問糧草情況,這次出兵,總共帶來三個月的大軍糧草,已經出征一個月了,轉眼到了九月下旬,秋風涼爽,又該加衣添被了。

    “扇堤關的糧草和武器裝備,還夠用多久?”

    龐淮道:“回將軍,十萬大軍,三個月的糧草,共三十萬石,每石約三十斤,約算九百萬斤,每名士卒,每日一斤的飯量,第一個月過去,十萬大軍消耗了近三百萬斤糧草,剩下六百萬斤,約二十萬石糧,餘下八萬人馬,周淮英副帥統領兩萬人馬,領取了三萬石糧草,能堅持一個半月,我軍剩下十七萬石,留在扇堤關約十萬石,正運往成武邑,七萬石,夠五十日之用,酒肉牛羊等獎勵品未算計在內。”

    辰淩皺著眉頭,兵馬未動,糧草先行,兵法常規,暫時糧草不缺,但是軍中這筆賬,卻馬虎不得,難怪曆代史家都記載,下兵伐戰,發動戰爭,光糧草消耗就非常巨大,這是打仗的將士,還沒有計算後方源源不斷的運糧部隊,需要多少人力、物力、財力?

    戰爭線越長,消耗越大,不光是前線將士,後方的供應就是龐大的鏈兒。

    “龐先生,目前我魏國具體有多少人口,常規軍有多少,可知道產地主要來自哪裏?”

    龐淮回道:“大魏目前擁有一百萬戶民,還有一些貴族奴隸、封地佃農沒有計算在內,按每戶三口,至少有三百多萬民眾,其實遠不止這個數,但是因為上下貴族權力遮蓋,無法詳盡統計,隻有這些人戶籍在冊。”

    “常規軍有四十萬,其中有武卒五萬,精銳步卒十萬眾,其餘都是地方鄉勇,還有臨時服徭役的兵卒,年齡不等,在十六歲至五十五歲之間,真正有戰鬥力的,除精銳外,就要從各地重新招募新軍增添進來,否則一些鄉勇之兵,體格衰弱,很多年已老邁,戰鬥力低,更有一些邊戍軍,需要自行耕農田地,畢竟軍隊開銷巨大。”

    “魏國的產糧地,主要在黃河、濟河沿岸的平原地區,其中安邑、大梁、襄陵、淮陽四處,都是為產糧中心,敖倉為國庫屯留之所,負責軍隊與皇室的巨大糧餉開銷。”

    辰淩又問道:“後方運糧,需要多少人力支撐?”

    龐淮感歎道:“大帥問到關鍵了,其實對外發動戰爭,前線消耗雖然巨大,但國內周轉則更加龐大,光咱們十萬大軍,就有兩萬輜重隊伍,那是護送的軍伍,也是後勤兵。”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
點擊添加LINE 微風小說官網賬號
(可催更及找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