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國戰論

第394章招賢院會士子(1/2)

    劇辛秘揣燕王的手令和親筆信,帶著兩名侍衛,喬裝成商賈,混入巨鹿城,如今樂毅身為中庶子,被派到巨鹿城郡守府邸上,做了文職,清閑寂寥,平時在自家小院,研讀兵書與諸子百家子集經綸。

    “哐哐!”

    劇辛來到樂毅門前,楊柳青青,春風輕拂,此時卻無意賞景,急敲著大門。

    一位少女婢子打開了門,眸光看到是劇辛,驚訝道:“劇大夫,你怎麽了,從邯鄲城來嗎?”

    “樂公子在家否?”

    婢子隻有十四五年紀,乖巧伶俐,點頭道:“公子正在書軒讀書。”

    “正好,我有事找他。”

    劇辛帶著兩名侍衛進院,讓婢子給侍衛倒水,把馬匹拴好,他則大步流星般走入書軒。

    由於劇辛與樂毅四年前在大梁結識,關係莫逆,惺惺相惜,如同兄弟,這兩年來樂毅隨著郡守趙基遷職巨鹿,劇辛曾多次過來探望,也不用通傳稟報,直接進府邸相見。

    劇辛掀開簾子,正見樂毅坐在案幾前,苦讀書簡,今有二十五六年紀,英氣逼人,散發無冠,短須連鬢,雙眼炯炯生光,樂毅抬頭看到到劇辛,頓時大喜道:“劇辛兄,你來看望樂毅了。”

    “賢弟,我有事來尋你。”

    “哦,何事如何匆忙?”樂毅見他氣尚未平,就迫不及待要說事,與每次平穩冷靜的性格大不相同。

    “投燕,輔助明君,推行變法!”

    “投燕?我沒聽錯吧……”以樂毅深沉內斂,剛毅果斷的人,都一時聽呆了,這也太不靠譜了吧。

    劇辛微微一笑,坐上榻墊上,就把他如何去燕,如何與燕王交談,看到的治燕十論,以及燕國目前的處境,燕王對他的期待全部說出來,特別對燕王禮賢下士,奮發變法的決心都講給了樂毅。

    一個時辰過後,樂毅忽然拍桌而起,大笑道:“好!想不到這燕王如此年輕有為,目光高遠,膽識過人,投燕,馬上走!”

    “那賢弟如何向趙郡守交待?”

    樂毅當機立斷道:“還交待什麽,戰國士子,來去自如,在這裏渾渾噩噩,虛度光陰,弟早有去意,奈何一直未尋到合適去所,今日兄台一言,使我撥雲見日,豁然開朗,留下中庶子的令牌,放於家中,再留下書信辭行便可,眼看春耕開始,燕國變法之日迫在眉睫,咱們越早回去,越早著手,推行變革,一展胸中抱負!”

    兩兄弟握手大笑,充滿豪情壯誌,義薄雲天,英姿風采,令人熱血激蕩。

    ………

    今日是燕王與各國士子見麵的日子,會見場所就設國府驛館的別院,招賢院內。

    清晨,陽光照射,燕地遼東也都是春意盎然,這招賢院落,搭建在襄平城西南,外城與內城之間,四周有小湖、河堤,楊柳成排,一片青色,風景秀麗。

    蘇秦率先來到招賢院,與郭隗二人負責主持今日大會。

    侍衛與吏員們早已在大庭院中,擺布好了君王會見士子們的場席。

    院中鋪了三百張蘆席和布毯,每席一張柳木幾,沒有擺放酒水杯爵,畢竟這等場合,不是來飲酒作樂來,而是探討治國之術,也許很快就要走掉一批,因此桌上除了有士子們自己拜訪的竹簡、包袱,別無它物。

    正前方,牆壁下,中央位置擺了三張較長大的木案,虛位以待。

    卯時一刻,招賢院執事,撞響了那口磬鍾。

    “當當當--”

    三響之後,士子們都已坐定,左顧右望,前後攀談,這些士子來自不同的諸侯國,秦、齊、魏、韓、趙等大國,也有來自魯、越、衛、宋小國,學術也不同,諸子百家,各有所學,也有全都涉及者,私下議論著當下燕王會用何法治國,如何啟用他們?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
別猶豫,趕緊下載微風小說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