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國戰論

第392章朝中阻礙勢力(1/2)

    劇辛要親自回趙,秘密找樂毅,一起到燕,主持變法,讓辰淩欣喜萬分,擔心節外生枝,叮囑道:“寡人會人跟你悄悄回趙,最好神不知鬼不覺把他帶出,以免被趙人盯住不放人。”

    聽了燕王之言,劇辛苦笑萬分,搖頭道:“大王,您把我等當人傑,可是在趙國,人才濟濟,文臣武將多不勝數,趙王天生勇猛,智慧過人,自詡一人,就能頂得過謀士將帥多人,誰又真正看得起我等這出身卑微,中道沒落的寒士呢?”

    辰淩想一想也是,他如此看重樂毅,完全是因為對方在曆史上的地位,史書記載的,就連鬼神之智的諸葛亮,在為出山之間,常自比管仲樂毅,可知樂毅的才學與能力。

    不過他如此看重,趙人和天下人卻不這麽想,未免過於擔心了。

    辰淩微微一笑道:“那好,這件事就交給劇大夫去辦理,快去快回,有任何要求盡管提出,到時寡人親自出城迎接。”

    劇辛聞言感動,長袖一揖到地,拜別燕王,分別時竟有些涕零,被君王如此仁禮之心而深深打動,如同後世趙雲回公孫瓚身旁,辭別劉備時的情景,好在他不日就要歸來。

    接下來,四人圍繞十論,又仔細研究一番,眼看四月春耕就要來臨,甚至在趙國、齊國甚至已經開始農耕了,所以變法不能再拖延了,即將推出,所幸燕地苦寒之地,三月底才春暖花開,比趙魏韓齊要晚了半個多月。

    逐條增減之後,確定先後推出的順序,《官製論》《土地論》《賦稅論》率先推出,都是變法的前提和基礎,先要確定機製和官員,然後由人開始執行,這幾項完成,後麵就好推行了,因此集中精力先拿下這三項變法內容。

    由蘇秦牽頭,蘇代配合,撰寫變法總綱和朝廷檄文,明日起,還要找一批中庶子、少庶子的文吏抄寫變法內容,時機一到,快馬發放各地,開始實行。

    當晚四人在宮內用膳,君臣同席對飲,討論一下午,絲毫不覺勞累,反而暢快淋漓,尤其是劇辛、蘇代,壓抑心中許久的抱負,懷才不遇的心情,都徹底爆發出來,熱血激昂,鬥誌勃發,雄心滿滿,要為燕國盡力。

    月如鉤,夜未央,朱閣紅影,宮殿殘缺,燕昭王喝完酒,獨自一人,對月長歎,燕國崛起之路,就要開始了,他‘大一統’的目標,也要起步了。

    不積跬步,無以至千裏,宏大的目標,都要一步步殷實地邁過去。

    翌日劇辛在燕國侍衛的陪同下火速離開了,辰淩則恢複燕王身份,重臨早朝。

    文武百官,隻是一種稱謂,此時的燕國,根本沒有那麽多官員了,幾十位老公卿權貴,幾十位二三十歲被提拔上來的文武新秀,聚集大殿內,統一的深衣裾袍官服,按文武之別,垂手立於大殿兩側,官爵高者在前,低爵者位於後。

    眾臣朝拜過燕王後,開始匯報這三日的發生國內外大事。

    由於昨日軍機大臣們剛與燕王開完會,因此大事都事前明了,隻是一些小事,如開春祭祀活動,手工商有囤貨抬價嫌疑,難民們如何編冊安置等問題,辰淩逐一發出決斷,頒發王令實施。

    在堂上,有老宗族的一位上大夫,六旬年紀,在燕地素有賢明,被推舉朝廷為官,內亂之後,與朝廷奔散了,這些日子剛回到臨時都城,恢複官爵,他拱手道:“大王,眼看農耕之期不足半月,耕作和田稅、租賃、種苗是否按往年執行?”

    辰淩平淡道:“上大夫剛回來不久,可能還不知數月前,寡人已在大殿與眾卿商討了變法之事,今年土地耕田法,馬上就要重新頒布,目前丞相府與九卿官署正在起草文案,最後定稿,頒布燕地各處,很快上大夫就知道了。”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