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國戰論

第363章劃分勢力範圍(1/2)

    魏襄王見壓住了秦、燕兩國,臉上覺得大有光彩,似乎以德服人,以威望讓兩國新王屈服一般,揚眉吐氣道:“接下來,五國在劃分勢力之前,還需有兩條約法,否則保不準誰在背後動刀子、使絆子,破壞大勢。”

    其它四王暗暗點頭,這一點也很關鍵,這邊一門心思動武,或者投入了大兵力,突然鄰國趁機發動偷襲,不去打小國,反而襲擊大國,腹背受敵,便是一個大威脅。

    “不知如何定約法哩?”楚懷王用著楚音問道。

    魏王繼續從容道來:“其一,七國盟誓,這三年間,互不為敵,永不犯界,七國之間不可對任何國家動武、偷襲、滋擾,從中破壞;其二,對其餘數個諸侯小邦,劃定各自勢力圈,圈內小邦由宗主國吞並,他國不得幹預;若宗主國三年內無力吞並,則任他國出兵輔助,要割除部分領地做利益。”

    “好,就這麽定了。”韓王、齊王、楚王、趙王異口同聲讚同這個約定,可讓五國諸侯,放下戒心。

    “就是不知這些小國,該如何分發哩?”楚懷王熊槐體格有些胖,個子不高,滿口楚腔,咬字不準,一句問在點子上,看來迫不及待要知道劃分是否符合自己的利益。

    其它諸侯王也都謹慎起來,腦海清醒,作為爭雄天下的戰國君主,誰都在波濤洶湧中沉浮過幾回,一旦涉及根本,他們絕非易與之輩。

    魏襄王微微一笑,看著桌上的泥沙堆砌的地圖縮影,幹咳一聲,正了正音道:“眼下小國還有中山國、宋國、衛國、越國、魯國,讓好讓咱們五大國吞並,中山屬趙,越國屬楚,魯國屬齊,衛國屬魏,這都沒有問題吧?”

    大帳中安靜得唯聞喘息之聲,竟是沒有一個人講話,矜持沉默的表麵下,五大戰國君主的頭腦裏都是車輪飛轉,權衡利弊得失。

    率先大破沉靜的是韓國君王韓倉,他剛即位兩年,二十六七年紀,冷冷道:“韓國周邊,沒有小國可吞並,難道要我韓國興師動眾,跨過魏楚,去攻打宋國嗎?”

    楚懷王嬉笑道:“韓國不是還包圍一個周天子嗎?洛陽與成周兩城,要不韓國也攻下成周,洛陽留給周天子算了。”

    韓倉本來對楚有氣,聽他擠兌,啪的一下,拍在桌子上道:“楚老熊,你不要欺人太甚,這些年沒少攻伐奪我韓國城池,如果這次會盟,不給我韓國一些好處,可別說我勁韓的武器,專門賣給你們要對抗的那些諸侯國去。”

    韓國雖在七國中比較弱小,但是韓國有著名的鐵山,有高超的打鐵鑄劍,以及打造各種兵器的優勢,鐵弩、遠弩等天下聞名,被稱為‘勁韓’,如果專門給小國出售武器,那麽四大國攻伐過程中,勢必死傷枕藉。

    魏襄王嗬嗬笑道:“這樣,剩下一個宋國,這宋國又在趙、齊、楚、魏四國之中,偏偏韓國境內的鄭小國,數十年前已被韓國滅亡,如今隻有東周兩座大城,以及一些小縣邑,平時還是要給周天子一座城池供養的,本王有個提議,那就是最後由魏、齊、趙、楚四國聯合伐宋,當然韓國也要出兵,宋地平均分給四國,但是趙、魏、楚都要給韓國相鄰一些領土和城池,而且函穀關以東,新安、繩池、新野等都是韓國城池,函穀關以西歸還秦國,這些城池都壞給韓國,此外成周一些城池,也都歸韓國占領,齊國在東邊,無法給與領土,那就提供一些糧草、財寶,這樣如何?”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