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國戰論

第362章各懷鬼胎(1/2)

    七國梟主齊聚,正襟高坐於一堂,行轅大帳內的座位,排成了環狀,不分尊卑主次,避開一些矛盾,但是魏王坐在最裏麵,屬於坐北朝南,獨居盟主尊位的氣勢,其餘大致按各國疆土所在的位置來排座。

    魏國兩側,東北角為燕君之座,西北角則是趙武靈王,正東正西則是齊宣王田辟疆、秦昭王贏稷,東南、西南分別是楚懷王熊槐、韓襄王韓倉,七位成環形圍繞巨大的圓桌。

    在圓桌上,排放著沙泥堆成的地圖縮影,上麵有各國的疆域界限,以及其它小國的地圖,插著魏紅旗、楚黃旗、齊紫旗,趙紅藍旗、燕藍旗、韓綠旗,小旗飄揚,代表著各自地盤。

    七王聚齊一堂,古來很是少見,關乎到天下走勢。

    這時魏襄王作為東道主,整了一下王冠,開口道:“方今天下,周室衰微,諸侯紛爭,弱肉強食,春秋時期的一百多個大小諸侯已經減少到十多個,周圍一些小國,實在是由七大戰國主宰乾坤。自春秋以來,天下兵連禍結業已三百多年,本王欲與諸位體恤天下蒼生,謀劃天下和平之道,道在何方?在七大戰國會盟定天下。”

    魏王頭戴一頂前後流蘇遮麵、鑲嵌一顆光芒四射寶珠的天平冠,貴氣十足,說起話來,頭搖擺動,極具氣勢,但是六國君王,確切地說,其它五國的國君與一個冒牌的燕王替身,此時都眼睛一齊盯住了龐涓,凜凜生威。

    這五國君主的他們根本不相信這些冠冕堂皇的話,什麽謀劃天下和平之道,體恤天下蒼生,都是扯淡,他們關心的是五個大國,定天下如何定法?利害衝突如何擺平?能否按照會盟前達成的協議,瓜分中原。

    魏襄王見吸引了眼球,更加擺譜,說起話來鏗鏘有力道:“按照事先五國的盟約,今日就要劃分一下各自的歸屬範圍,由於這次趙、齊、魏、韓、楚五國同心,合縱大獲全勝,這次劃分各自力圈,秦、燕不得參與其中,這個沒有異議吧?”

    這魏王很精明,聽從公孫衍的建議,會盟上先把五國牢牢綁在一起,逼著燕國和秦國率先表態,如果不同意,就是群起而攻之。

    燕王‘姬職’搖頭道:“沒有異議,燕國地處偏遠,又是剛剛複國,也無力參與其中,隻要五國不來幹涉燕國內政,淩強欺弱就成了。”

    “哈哈--”魏、趙、韓、楚四國的國君聞言,都忍不住大笑,目光看向齊國。

    齊宣王幹咳一聲,避過尷尬,麵不紅、耳不赤道:“先前燕國因禪讓導致內亂,百姓慘遭戰亂之苦,燕國無力扭轉局勢,我齊國被迫出兵,數月前,見燕國有了新儲君,已經全部退兵,隻要你國再不發生像禪讓王位那等荒謬事,諸侯兄弟不會無端發兵援助的,又浪費軍糧,又損失將士。”

    燕王座位後臣子桌案,坐著的蘇秦、淳於臻都臉有怒色,明明在燕國燒殺搶掠,犯下滔天罪行,此時卻裝得跟沒事兒似的,道貌岸然。

    秦王贏稷年紀雖最小,但是卻有幾分膽識,拍桌道:“中原勢力範圍,你們愛怎麽劃就怎麽劃,我們不管,但是河西之地與函穀關,必須要歸還西秦!”

    趙武靈王冷笑道:“現在西秦可不是你父王那時,強盛之極,經過你那有勇無謀的王兄折騰,秦國軍力消耗衰減,國內動蕩,跑到這裏想要回淪陷之地嗎?”

    秦王贏稷目光與威武的趙武靈王對峙,絲毫不膽怯,冷言道:“如趙王之意,如今西秦勢弱,就要放任爾等侵略奪關,等十年之後,秦國強大,就要放任鐵騎橫掃六國嗎?”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