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國戰論

第217章說出秘密(1/2)

    辰淩練劍過後,陪著素兒和贏珂兒聊一會兒天,又回到房內去研究圖紙去了,這是他突發奇想,反複地在絹布上,用木炭削成的鉛筆頭,繪製一副機械裝置,是他曾經在古武家庭時,業餘時間看書了解的,蒸汽機。

    由於辰淩沒有經過正規的初中、高中、大學的應試教育,而是自幼習武,知識課程由家族聘請的國學大師、槍械師、冶金師等私家教授專門授課,全部是係統的知識,不是應對考試的,但卻集中而深入。

    所以辰淩曾在物理學中,學習過一些相關機械的知識,正好困在山中,就準備利用腦海中瑣碎的記憶,來繪製一台蒸汽機。

    他已經想到飛輪、曲軸、連杆、活塞、汽缸、調速機構等關鍵位置,對於原理也有些了解,但是如何把蒸汽機的原型全部畫出,甚至每個部位的剖視圖、連接部位,辰淩記不太清了。

    而且這個時代,沒有機加工,都是人工打造器具,冶鐵熔煉技術不成熟,生鐵才開始廣泛使用,鋼材質基本罕見,要製造出一台蒸汽機,就太苦難了,零件的強韌度首先就達不到。

    連接的細節和原理,辰淩要聽和一些工匠師分開討論,才能研製,光憑借這張主視圖,模型圖,是無法具體製造的。

    通過近代曆史,辰淩明白,蒸汽機對於工業革命太關鍵了,可以說,發明了蒸汽機,人類社會邁步的步伐才正式有了大飛躍。

    其實在公元一世紀,亞曆山大?希羅曾設計過類似的機器,真正應用,卻過了一千多年,到1698年,湯姆斯?薩威利獲得了用蒸汽機抽水的專利權。1712年英國人湯姆斯?牛考門獲得了稍加改進的蒸汽機的專利權;牛考門蒸汽機效率非常低,隻能用於煤礦排水;後來瓦特改良蒸汽機,才真正意義地製造出來,效率高,被後世廣泛使用。

    不過,辰淩有信心,在幾年內,發明創造出來,並投入試驗和使用,有了蒸汽機,燕國就能後來居上,應用於紡織業,煤礦開采,冶煉業,軍工業,機械加工業等等,使燕國迅猛發展,遠遠把其它諸侯國甩在後麵,從而改變曆史。

    自從辰淩穿越到戰國後,他就覺得,曆史並非不能改變。

    曆史人物往往分為這麽幾種,層次比較低的是那種跑龍套的角色,這些人的作用就是當符號用,即便把他們的名字換成別人的名字,也和曆史的走向沒有太大的關係。

    再高一個層次的就是曆史的推動者,這些人對曆史事件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甚至改變了曆史的走向。

    曆史人物的最高層次就是曆史的締造者,他們開創了一個時代,並最終改變了一個時代。

    而辰淩,就要做曆史的締造者,統一諸侯,匡扶華夏,到時候,取消燕國的國號,建立華夏國,設都燕京城,破開齊楚燕韓趙魏秦的割據以及仇恨、偏見,融合成一個民族,那就是華夏國的漢族!

    這才是辰淩的目標,並非使燕國統一六國,建立大燕國,留下無窮內患,而是建立完全新王朝,讓所有亡國的遺民和舊族,忘記曾經的諸侯國,相互融合,進入新的工業王國。

    這時素兒走入房內,手中端著熱氣乎乎的一碗藥膳湯,滋補身體,壯陽補腎,溫潤精氣神的,放在桌案邊,看著辰淩正專注地寫著東西,甚至連她進房都沒有發覺。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