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國戰論

第216章靜思治國策(1/2)

    大雪紛飛,萬物沉寂,冷風刺骨,百態生僵。

    江山原不改,為頭,百川蘊靈氣,因寒縮身。

    雪未停,風依舊,辰淩困在山穀之中,閑來無事,除了每天與小公主閑聊,晚上與素兒床第伐旦外,就是沉浸在房內,靜下心,擬定安民撫民的政策,一條條,依靠著自己多出兩千年的常識和道理,結合古今政策和智慧,尋找適合當前的一些策略。

    首先是安民,燕國之地,經過禪讓內亂、齊國入侵,燕國原來有三四百萬人口,現在隻剩下不足百萬人,四處流竄,受到戰爭影響,大片村莊被燒毀,五人收割,秋季幾乎絕收,要想恢複經濟,安民是當務之急。

    為國者要在安靜,國家未安,百姓未撫,當以靜撫之!

    國以民為本,民以食為天,如辰淩提出‘安人理國’等十項措施,去奢省費,輕徭薄賦,選用廉吏,衣食富餘,鼓勵務農與經商,廢除酷刑,讓百姓休養生息,填補人口等十大項,這些都是最直接有效讓百姓接受的,太複雜先進也沒有用。

    同時辰淩結合現代養老保險的模式,準備先在燕國實行老年補貼,但凡活過七旬老者,必須是燕國戶籍,每個月由國家發放糧食補貼和一些錢幣,補助的金額雖不多,但是能體現出政府對老年人的照顧,使統治更加人性化。

    另外與民生生相息、與國家興衰的就是經濟,主要分為農耕和經商,春秋戰國時期,各諸侯國根據土壤、氣候等自然條件,普遍種植稷(小米)、黍(黃米)、稻、麥(大米、小麥)、菽(豆類)、麻六種主要糧食作物,即戰國六穀,人們除用糧做飯或炒成幹糧外,還用米、麥磨粉製餅。

    如今戰國時期畝產量,一般年產,每畝可收粟一石半,最好年成收獲為此數四倍,即每畝收獲六石,次好年成收獲每畝四石半,再次為三石,小的饑荒年每畝收一石,大的饑荒年畝收三鬥。

    辰淩通過這段時期的了解,得知戰國時期的一畝,約相當於未來二十一世紀的三分之一畝,一石約相當於未來的五分之一石。

    越考慮越細,最後如何平衡物價,如何鼓勵婚娶,如何統一貨幣、提高經濟等等,又列出不少觀點,等著回到燕國後,與大臣協商,就開始逐步推行。

    不在其位,不謀其政,如今他是大王,就要做大王應該做的事,運籌帷幄,決勝千裏,才是他辰淩的職責,因此他覺得,事情隻要按照預定目的去發展就好了,雖然在世人眼中光鮮的永遠是那些演員,但是真正的主角,卻是幕後的導演。

    擬定了政策後,辰淩每天堅持抽出時間練劍,劍術越來越嫻熟,古辰十三劍,已經練至第六劍,六合劍氣,威力更勝從前。

    家傳劍術,從第一劍到第三劍,屬於根基階段,第四劍開始,才是逐漸高級精妙,一元複始、兩袖清風、三陽開泰、四相封喉,這四層劍式,每一層又有三十六種變化,可拆分可組合,可正施可逆轉。

    第五劍起分別是五行震嶽、六合劍氣、七星連珠、八方雲動,九劍歸一,十步皆殺,後麵每一層劍術變化都代表一種劍理,不但是威力增加,最主要是練劍者,修為要提升,對劍術領悟增強加深!

    辰淩握劍遊動在雪地中,身影斑駁,飄雪飛絮,仗劍而舞,劍氣森森,出手如電,周圍空氣不斷被劍鋒刺破,嗤嗤嗤響聲不斷,而他整個人都籠罩在一團劍幕之中。

    全身真氣濃厚到一定程度,隱隱有了突破的跡象,用不了多久,辰淩就要突破至六階武者‘剛柔並濟’,成為小宗師級別。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