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國戰論

第163章推廣刀術(1/2)

    函穀關內外緊鑼密鼓準備著大戰,盟軍各國人馬全部在打造雲梯、運輸攻城武器等等,一時間關內關外,黃塵古道,戰馬嘶叫,金戈鐵馬,烽煙彌漫,鼓聲陣陣,號角不斷,都在演武列陣,操練備戰。

    辰淩遠在燕國偏僻一隅,同樣在加緊操練將士,尤其是那兩萬羽林軍和兩千特種兵,嚴格的訓練,豐沛的食物,可觀的糧餉,精銳的裝甲讓這些新軍和精英甲士,迅速煥然一新,成為全軍的王牌。

    不過辰淩並不滿意於此,因為他知道,魏軍、趙軍、秦軍,將士的身體素質相當好,光是走向下坡路的魏國,魏軍主力的武卒,身體彪悍勇武,格鬥與衝殺的本領都很強,像是經過生死錘煉一般。

    如果這支兩萬燕軍與一萬魏軍正麵衝殺,也絕對沒有贏的可能。

    但辰淩也不氣餒,畢竟燕國六百年不曾打過硬仗和狠仗,如果加緊殘酷訓練,然後通過與齊軍作戰來磨練,相信燕軍將士會成熟了,燕國人生長在北方苦寒之地,身體高大魁梧,適合冷兵器交鋒作戰,唯一缺乏的就是軍紀、訓練與沙場實戰。

    每日批閱完奏折,與大臣們發議過朝政,辰淩都會抽出世間來到步雲山,親自指揮將士們操練,與將士們同甘共苦,為百夫長以上的武官,講解帶兵廝殺,野外生存的常識。

    此時練兵的將士穿著統一的藍色長衣,外披甲胄,上萬人邁著同樣的步子喊著同樣的口號,長持長槍,有如一座正在移動的山嶽,以無堅不摧的氣勢向前走著。

    鏘鏘鏘…

    兵甲如水波一般展動,陽光下,銀光閃閃,甲胄摩擦鏗鏘作響。

    “出槍,刺!”

    “嗨!嗨!嗨!”上萬人吼聲如雷,震得山穀樹木都在晃動,鳥驚亂飛,獸恐飛奔,在大軍的威猛氣勢麵前,百獸臣服。

    兩萬新軍又分幾個方陣,有手持五米長矛的方陣,有手持三米長戈的方陣,這些屬於重兵器,一般用來正麵交鋒的最前排,使用長武器阻隔對方的衝鋒,在大規模正麵交戰才會使用。

    還有數千人的方陣,都是長槍陣,清一色的紅纓槍,辰淩將最直接、最勇猛的梨花六合槍法傳授給了燕軍,這套六合槍法,講究內三合,和外三合,內三合即心、氣、膽,外三合即手、腳、眼,眼與心合、氣與力合、步與招合,配合著梨花槍體,通俗易懂,越練越精。

    “靈貓撲鼠!”

    “鐵牛耕地!”

    “泰山壓頂!”

    荊燕口中喊著槍名招數,將士們按招演練,幾位校尉、千夫長穿插方陣其中,檢查將士的招式是否標準,這些大小將領,都是經過辰淩親自指點,傳授槍法,然後讓他們交給這些新軍。

    這等上乘槍法,比起辰淩傳授給魏軍的燎原槍法,還要威猛,畢竟他沒打算在魏國久留,因此再教授本領時,有所保留,以免有朝一日在沙場交鋒,反而成為燕國的阻礙,而此時燕軍卻是他的子民,辰淩傳授眾武將一套槍法口訣,上下篇,上篇是煉氣的入門,下篇是內功高深之處,對於普通甲士,則隻穿上篇,唯有千夫長以上的將領,才會傳授下篇內功心法。

    步雲山的一處隱蔽山穀內,特種兵的訓練,更是與眾不同,他們沒有練槍,而是改練刀法!

    其實刀,在石器時代時期就有了,最早的銅刀脫胎於石刀,形狀很小,商朝的青銅刀,刀形較寬,刃端多向上翹,其製作如同石刀,非常短,被成為九短之首,當時的刀主要用來砍削器物,宰牛羊,或防身自衛,還未正式用於戰爭。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
別猶豫,趕緊下載微風小說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