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新命記

第七八二章 隻圍(3/3)

    “若都督隻是寄望於清虜大軍糧盡自退,則是將鎮江堡之前程,將我軍之命脈,拱手交給了別人。清虜先前既能從朝人那裏征調來十萬石軍糧,接下來未嚐不能踏冰過江,繼續向朝人索取糧草。”

    “這——”

    李祿、楊珅二人聽到這裏,不由自主地吸了一口冷氣。

    他們都是遼東軍戶出身,對遼東氣候很熟悉,也都知道鴨綠江封凍是遲早的事情,到那時清虜大軍過江東進簡直如履平地。

    清虜八旗境內糧草匱乏的問題,完全可以通過劫掠鴨綠江東的朝人來解決。

    雖然朝人已成清虜藩屬,按道理,身為宗主國的清虜不應該劫掠他自己的屬國,但是清虜可不是大明朝那樣的禮儀之邦。

    一旦清虜真缺糧了,他可不管你是不是已經臣服於他的屬國。

    楊珅想到鴨綠江封凍之後,自軍可能被清虜四麵合圍,糧道斷絕,而清虜卻大有可能渡江東進,並從朝人那裏獲得源源不斷的糧食補給,一時有點憂心。

    但是他很快就又想到,如今的鴨綠江東形勢已經不同了。

    “好在江東朝人義、定、安、平等州府城池,皆已舉起義旗,號召驅逐清虜,想來必不會輕易向清虜屈服——”

    然而,楊珅的這個想法剛一出口,就被身邊的李祿鄙視了。

    “切,朝人那個德行,哪裏能夠靠得住?就算他們靠得住,麵對清虜大軍他們也守不住自己的城池!”

    李祿先是表達了自己對朝人德行與戰力的不屑,緊接著就又補充說道:“再說了,若江水封凍,清虜踏冰過江,直奔漢陽城,也不過是十天半拉月的行程,就算江東義、定、安、平諸州府硬氣,頂住了,漢陽城那邊的李朝君臣,可未必能頂住清虜。

    “到時候,漢陽城的李朝君臣,依舊會向清虜三跪九叩稱臣納貢,而清虜大軍依舊可以對朝人予取予奪,就算再要十萬石,乃至二十萬石軍糧,李朝君臣恐怕也會乖乖交付。所以——”

    說到這裏的時候,李祿當然已經完全聽懂了張臣的憂慮所在,於是轉向了楊振,對楊振躬身抱拳說道:

    “都督,張副將方才所說的局麵,雖然是最糟的局麵,可是咱們卻不能不防著一點,因為敵眾我寡敵強我弱,我軍稍不留意,這個局麵就會成真。”

    到了這時,楊珅顯然也認識到了張臣、李祿兩人所說的情況屬實,於是也歎了口氣,苦笑著對楊振說道:

    “是啊,都督,若是清虜對鎮江堡城隻圍而不攻,也打著待我糧盡的主意,同時又分兵去掠朝人各地,以此補充其大軍糧草軍需,那麽接下來的仗,還真就不好打了。

    “所以,都督,與其等待敵來攻我,不如我們前去攻敵。至少眼下鴨江水道並沒有封凍,咱們的水師船隊,依然占盡天時地利。”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