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新命記

第七一四章 新物(1/3)

    楊振的新想法,其實就是水泥。

    身為穿越客,楊振當然知道水泥的用處,當然知道水泥在工事構築方麵的巨大優勢。

    因此早在鬆山城擴建棱堡的時候,他就想到了能不能提前搞出水泥,能不能搞出水泥混凝土,用來構築棱堡工事,以及修築新的城防設施。

    但是奈何他前世上大學的時候一個文科生,工作以後業務與工程類事務也基本不沾邊。

    因此,他雖然對這個年代的曆史典故說起來頭頭是道,可是對後世許多常見工業品的製造,卻是隻知其一不知其二,常常是知其然卻不知其所以然。

    比如水泥這種後世常見的東西,他當然知道其用途有多麽廣泛,搞出來之後意義有多麽重大。

    然而他卻並不清楚這個東西到底應該怎麽搞,尤其在之前常常是朝不保夕的情況下,也沒有太多的時間讓他去琢磨這個事情。

    所以當初在鬆山城的時候,搞出水泥,然後使用水泥混凝土夯築棱堡的念頭,也是一閃即逝。

    這一次北上巡視途中,當張得貴建議他途徑三澗的時候,到牢城營的石灰窯礦場窯廠看一看的時候,他突然想到,或許是時候提出燒製水泥的想法,讓他們這些人試著搞一搞了。

    搞不出來的話,自己也就斷了這個念想,反正眼下使用的石灰混凝土也能湊合著用。

    可如果搞出來了呢?真要搞出來了,那意義可就大了。

    雖然不能說從此之後自己在滿韃子麵前就能立於不敗之地了,但至少今後滿韃子再用紅夷大炮轟擊己方的城牆工事,可就沒有那麽容易摧毀了。

    如果說以前滿韃子的重炮需要十天半月的時間才能摧毀己方的城牆,那麽今後,這個時長就要翻倍了。

    而且,自己一旦有了水泥混凝土,不光是戰爭中破損的城牆、毀壞的工事,能夠正在更短的時間內得到修補,今後架橋鋪路,修築新的城池堡壘,也能方便快捷許多。

    這其中的意義有多麽重大,恐怕也隻有楊振這個穿越客能夠想象得到了。

    “你們幾個聽說過生石膏呢?”

    “生石膏?”

    自從楊振說,他對牢城營掌管的礦場窯廠有了一些新想法,張得貴、金光裕、張彥弘他們幾個人就支起了耳朵,在等待楊振的說法。

    但是他們等了一會兒,卻隻從楊振的嘴裏聽到了石膏這個東西。

    幾個人一愣,似乎有點擔心自己聽錯了,因此不約而同地反問了一句。

    “沒錯,就是生石膏,你們幾個聽說過嗎?”

    張得貴、金光裕相互看了看,似乎不明所以,所以沒有說話。

    這時張彥弘卻皺著眉頭有些遲疑地說道:“這個,石膏,卑職倒是知道,隻是——都督所說的生石膏,說的可是一味藥材?”

    “是啊,都督,若是藥方裏說的石膏,卑職也聽說過,什麽白虎湯,就是祛除風寒的白虎湯,不就要用到石膏嗎?若是說的這個,那倒也尋常。”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
別猶豫,趕緊下載微風小說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