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新命記

第五八六章 雲集(1/3)

    楊振在金州灣龍王廟船廠視察了一圈,心情變得略顯沉重,他已知道,快速打造一支強大水師的想法,並不現實。

    於是,在離開之前,他隻得一再囑托襄平伯沈誌祥盯緊船廠,盡快把眼下未完工的六十條二百料戰船先行全部建成,然後再集中全部人力物力,開工建造一批四百料戰船。

    二百料戰船,最多也就能夠放得下一門重型紅夷大炮而已。

    除此而外,充其量還隻能再加裝幾門小炮罷了。

    這樣的戰船,在眼下的遼海之上,暫時固然沒有對手,可是它卻無法真正走向遼海以外的大洋。

    相比之下,四百料的戰船還算勉強說得過去。

    如果說二百料戰船隻能在船頭上安裝一門重型紅夷大炮的話,那四百料的戰船,起碼可以在船的兩側,分別安裝三五門了。

    一條四百料的戰船,如果能夠裝備六門到十門重型紅夷大炮,那也可以算是一條拿得出手的大型炮船了。

    這樣的炮船,對比這個時代橫行在大洋之上的西班牙人、英格蘭人、尼德蘭人的主力炮船,固然有所不如,但是在這個時代的東亞海麵上,也算得上是走在前列的配備。

    應該說,雖然比上有所不足,但是比下卻綽綽有餘。

    而且一旦有了數量和規模上的絕對優勢,即便麵對這個時代活躍在東亞海麵上的西方殖民者比如西班牙人尼德蘭人的主力炮船,也可以一戰了。

    當然,楊沒有太多的時間花費在類似造船鑄炮這樣的具體事務上麵,他將自己的想法布置下去之後,這些事情就要著落在沈誌祥的肩上。

    至於他自己,在金州船廠視察了一圈之後,就在北大河河口處的船廠碼頭上,登上了袁進等人的船隊,啟程北上複州城去了。

    包括這次隨船前來金州灣的一些擲彈兵預備隊,還有大量的彈藥軍械,也隨同前往。

    這些人和物,已沒有必要再南下運往旅順口去了。

    現如今,複州城是頂在金海鎮最前麵的前線,人力物力自然要往複州城大量投入。

    跟隨楊振前往的,當然還有張臣以及早已登船等候的征東先遣軍火槍營的人馬,以及胡長海、高成友兩支協守金海北路的水師營。

    至於仇震海、俞亮泰等人,則帶著其餘的物資器械,還有方光琛及其從人,南下返回旅順口去了。

    旅順口所在的金海南路,背靠登萊,目前倒是沒有什麽安全上的威脅。

    但是,被楊振、張得貴安頓在旅順北城內的協理營務處製鐵所、槍炮廠和彈藥廠,依然需要大量的鐵料、硝、磺、煤炭等物資。

    這些物資相對短缺的問題,在眼下的遼東半島南端,是無法就地解決的。

    遼東半島南端,有沒有大量這樣的礦藏,楊振並不清楚,而王守堂王煆父子也不清楚。

    他們這些人以前一直活動在遼西地麵上,作為遼西地區世代經營冶鐵打鐵的匠戶,他們對遼西的各種鐵礦場十分熟悉。

    但是來了眼下的遼東半島以後,一切都要從頭摸索,從頭尋找,從頭勘察,一時間哪裏來得及供應旅順口的需求啊!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