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新命記

第三七二章 問題(1/2)

    王守堂出來的這些話,對於陪同在座的方光琛、張得貴、李祿等人來,如同書一樣,雖然每個字都聽見了,但卻並不理解其中的含義。

    唯有最後一段話裏的幾句,他們聽明白了,所以一時之間張得貴、潘文茂都開了口,直最近幾日太過忙碌,隻等午後得閑,就叫人抬了新炮到東門外試射,看看究竟能打出多遠去。

    “試射?新炮四寸半的口徑,彈藥廠現有什麽合適的彈丸,可以拿來給它試射?”

    楊振先是擺了擺手製止了張得貴、潘文茂的解釋,然後接著對王守堂道:“此時來倒是我疏忽了,新炮射程的事情先不去它了!回頭有了合適的彈丸,再試射也不遲!”

    當初楊振道製鐵所,起試造臼炮的時候,隻是照著再世為人的一些印象,當著王守堂父子的麵兒,雙手畫圓憑空比劃了那麽一下。

    至於新款臼炮的尺寸要求之類,也是大體上照著自己的印象和理解,了一些口徑與炮身的比例之類的常識。

    雖然他自己的心裏麵有一個大體的原型,但是那麽照貓畫虎比劃一下,最後能造成什麽樣,他自己心裏也沒有底數。

    再然後,楊振很快就率隊離開鬆山城,西出邊外去了,也沒了再往製鐵所就近指導監督的機會。

    而在楊振這次離開鬆山城的時候,原本也並沒有想到,製鐵所這些人能在他離開鬆山的這段時間裏,就把鐵模鑄炮的工藝給攻克了下來。

    “炮口徑四寸半?!能行嗎?我看這次朝廷撥給鬆山的這兩門最大的紅夷大炮,炮口徑也不過三寸三啊!這炮能用嗎?”

    同樣在座陪見的方光琛,對鑄炮當然一竅不通,不過他在寧遠時間久了,自然就對寧遠各部官軍最為倚重的紅夷大炮多少有所了解。

    這次朝廷撥給鬆山城兩門重型紅夷大炮,也讓他對未來守住鬆山有了更大的信心,多少關注了一下紅夷大炮的情況,知道新到鬆山的紅夷大炮炮口寬三寸三,身長一丈有餘,比鬆山城原有的所有大炮都更大,也更有威力。

    所以,當他終於鬧明白這個名不見經傳的什麽鬆山製鐵所自己造了炮,並且造的炮口徑寬達四寸半,當時就開始懷疑它有沒有用了。

    當然,方光琛的問題,除了楊振沒人能回答得了他,包括親手鑄造了這款臼炮的王守堂對此也心存疑慮。

    但是,新款臼炮的口徑往大了搞,身管要適當往短了搞,這是楊振之前的要求,他隻能照辦。

    方光琛一提出這個問題,除了楊振、王守堂之外,在場的其他眾人很快也都注意到了這個問題,全有些驚詫了。

    “是啊,四寸半,這麽大的口徑,還真是第一次見,可是有那麽大的彈丸嗎”

    “那麽大的彈丸,得用多少火藥才能打得出去啊?”

    “就算打出去了,又能打多遠呢?”

    “彈丸大了,火藥就得多加,可是火藥加多了,它不會炸膛嗎?”

    總兵府內院之中,楊振召集了潘文茂、王守堂專門商議彈藥軍需生產事宜,總兵府諮議方光琛、總兵府協理營務處總辦張得貴,以及征東先遣營中軍參將李祿,掌管先遣營炮隊的守備楊珅四人,皆陪同在座。

    原本安靜有序的場麵,在方光琛談到了紅夷大炮與新造臼炮的比較之後,反應過來的眾人,很快就你一言我一語地議論起來了。

    四寸半,約合十五厘米,也就是一百五十毫米。

    這樣的口徑,相對於以射程取勝的長身管紅夷大炮來,的確是顯得相當大了,但是在口徑動輒就達數百毫米的臼炮家族來,其實卻並不算大。

    這樣的臼炮,它的口徑雖然大,但它實際上與明末常見的虎蹲炮或者碗口銃,遵循的是幾乎一樣的發射原理,甚至可以,它就是大號虎蹲炮或者碗口銃的改進加強版。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
別猶豫,趕緊下載微風小說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