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新命記

第三七一章 新炮(1/2)

    接下來的幾,楊振依舊四處奔忙,先是親臨現場巡視了鬆山西門、南門、東門的工程進度,然後又去看了淩河口的水手營沙洲和止錨灣船營的工事構築。

    有了楊振的督促,以及楊振一行帶回來的大量騾馬大車和大批馬夫、腳夫、車夫、駝工的加入,增修棱堡和甕城的進度開始陡然加快了。

    與此同時,淩河口那個水手營沙洲上的環島工事構築,也已經接近了尾聲,外圍的深壕、高壘,島上的望樓、木寨,臨河一側的堅固碼頭,沙洲頂部的糧倉與營房,一應俱全。

    到了寒冬臘月的時候,淩河的河麵以及河口地帶,包括整個水手營沙洲所在的海麵之上,都會結冰。

    冰層的厚度,取決於冬季寒冷的程度,滿韃子的重炮或許不敢冒險踏上冰麵,但是滿韃子的戰馬與步兵,應該可以踏冰而過。

    楊振一個勁兒督促駐守這個沙洲島的俞亮泰所部船隊人馬加緊構築環島工事,為的不是防備夏季可能出現的水患,而是應對冬季滿韃子可能發起的進攻。

    包括仇震海所部人馬駐紮到的止錨灣半島,雖然深入海麵比較遠一點,但是仍然有可能在冬季遭遇滿韃子踏冰進攻,所以同樣不能有絲毫的放鬆。

    楊振乘船從淩河河口出海,先看了水手營沙洲上的環島工事,然後乘船沿海往南,從止錨灣半島南端的一個碼頭靠岸登陸,再次巡視了半島上的工事與營寨。

    港灣裏的碼頭已經建成,靠近海岸挖建的幾處型幹船塢裏,一艘艘破舊的大船正在等待著修補,遠處幾座山頭上的望樓有人在站崗放哨。

    山坡上靠山而建的半地下的房屋,一排排、一層層、一片片,依然蔚為大觀,儼然已經建成了依山麵海的一處龐大村寨。

    而幾片山嶺腳下,以及海岸上平坦的地帶上麵,則是一片鬱鬱蔥蔥的綠色田野,此前因為增修棱堡甕城而被移栽補種到止錨灣半島上的大片高粱地,已經竄到了一人多高。

    來到止錨灣半島與陸地相連的最北頭,楊振十分欣慰地看見,他所設想的長溝高壘,已然完工。

    寬達兩裏多地的半島最窄處,已經被攔腰挖斷了,挖斷的地方形成了一條寬達一丈有餘的人工溝壕。

    溝壕之上隻修了一座可以讓雙輪騾馬大車通過的石拱橋,用作連接半島與陸地之間的便捷通道。

    溝壕靠著半島一方的那側,則是用挖掘溝壕得到的砂石泥土夯築而成的堤壩形高牆,雖然不如磚石包砌的城牆高大厚實堅固,但是配上另一側寬闊的深壕卻也足以守禦了。

    最起碼滿韃子引以為傲的鐵騎無法一衝而過,也無法一躍而過,若是在堤壩的內側修築炮台,架設幾門射速較快的炮,那麽防守這樣的工事就更有把握了。

    楊振到了這裏,站在堤壩上看了一圈,當即下令隨行的張得貴,從炮隊新得的佛郎機子母炮中拿出十門,交給仇震海的止錨灣船營,用來加強防禦。

    佛郎機子母炮最大的優勢,就在於其射速比一般的火炮要快多了,一門母炮往往配備四個到六個子炮,而且後裝點火,比尋常火炮的裝填效率高多了。

    因著仇氏大姐與楊振的婚事,這段時間以來,楊振手下頭號心腹幹將張得貴與仇震海兩個人之間的來往很多,關係也越來越近。

    因此,有了楊振的命令以後,第二一早,也就是六月二十一日一早,張得貴就叫楊珅挑選了十門佛郎機炮連同配套的子炮、彈藥,運到了止錨灣船營,交到了仇震海的手上。

    也是同一,即六月二十一日上午,楊振總算有了時間,專門將負責軍備生產的潘文茂和王守堂兩人,召集到總兵府議事,詢問槍支、彈藥以及火炮的生產進度。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
別猶豫,趕緊下載微風小說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