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高啟明被禁的原因知乎

第一百九十一節 夏稅(3/3)

    劉翔聽他說完,才說道:“老海啊,你既然這麽信任我們,我也說得很明白些。我們現在需要的就是糧食――這糧食,老百姓原本就沒多少,現在又遭了災,肯定是拿不出來的,你說是不是?要找糧食,隻有大戶們才有。”

    海述祖點頭。

    “我要是想簡單些,不費力氣的做。把大戶們都請來,然後每家大戶拿個幾百幾千石出來,誰不肯拿出來就拉出去砍頭,你說能不能拿到糧食?”

    海述祖苦笑道:“此乃盜賊行徑,非君子所為。首長們都是胸懷大誌的……”

    劉翔說:“就算你說得對,這做法太土匪了。我這裏還有不是土匪的東西。”他指了指桌子上的一堆賬冊。“這是曆年來瓊山縣的欠稅名單和數額。”他笑了笑,“我沒想到欠稅賦最多的,不是小老百姓,反倒是些朝廷的根基。”

    海述祖臉上一紅,一時不知說什麽好。

    “我就拿這個賬冊說話,要這夥欠稅賦的大戶們把欠得稅賦還有這些年的利息都繳清――就是大明的皇帝也不能說我做得不對吧?你說他們該不該繳?”

    “該繳。”海述祖沒料到劉首長還有這一手。縉紳大戶們欠繳稅賦在大明各地都是蔚然成風,不足為奇。江南地區甚至有欠繳了幾十年的業主。朝廷從來就不指望能夠把這些欠稅都收齊全了。

    海述祖回去的時候什麽也沒得到,劉翔在夏稅上絲毫不肯讓步――盡管大戶們私下裏把他罵得狗血淋頭,但是刀把子到底硬過嘴皮子,何況治安戰和清丈田畝的時候已經給了他們足夠多得經驗教訓――知道最好不要試圖和澳洲人作對。。

    隨著陳策培訓的稅務培訓人員的到位,第一批納稅通知單開始由專人派發了。

    通知單分為兩種,第一種是布告,按照“都”為單位,在本都的市集和村落裏廣泛張貼。以戶主為單位,每戶實有田地多少,折合“標準畝”多少,屬於哪個檔次,應繳多少,減免多少,減免條件為何,都一一開列的布告上――此所謂“公示”。凡有異議的,可以到稅務局去申訴。

    第二種被稱為“形勢戶”通知單。是由專人送上門的。對象是占有土地超過五百畝的大戶。由於是有錢人,大稅戶,所以享受有專門的通知單。內容項目和布告是一樣的。不過每份形勢戶的通知單都必須有接收人蓋章畫押的回執。

    劉翔規定:超過45天以上還是因為無人簽收而不能送達的,視為該戶非“形勢戶”,登記土地全部沒收。在這一強勢規定之下,形勢戶通知單送達率沒過半個月就百分之百了。(未完待續。)(未完待續。)PS:

    形勢戶是宋代稅賦製度中的一個術語。

    。您提供大神吹牛者的臨高啟明被禁的原因知乎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