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高啟明被禁的原因知乎

第八十六節 另辟蹊徑(1/3)

    第二批赴江南的技術支援團隊正式組建,機械廠動手製造了4台阿爾比恩式印刷機、2台石印機,同時配套製造了1台小型的水輪機――水輪機按照當時的工匠水準也可以製造,但是在效率上要比機械製造的機械廠製造的水輪機要差很多,臨高製造的水輪機有更好得變速和傳動係統,不是手工打造的水輪機可以相比的。

    所有的設備全部拆解開裝入箱子。同時發運的還有裝備設備需要的裝配工具和一些易損害的零配件、石板印刷需要的石板、刻筆、腐蝕劑和保護劑。原本莫笑安提議在杭州搞一個造紙廠。造紙廠需要的設備很簡單,工藝也不複雜。杭嘉湖平原上大量的稻草和山區縣的竹木資源可以提供足夠的造紙原料。

    造紙不但可以供應印刷所使用,還可以就地銷售――杭州在當時就是一個重要的紙張集散地,優質的紙張是不愁沒有銷路的。造紙也不算暴利的行業,很少有豪紳大戶插手。根據趙引弓的觀察,大部分紙坊都是很小的家庭手工業生產,而且多半分布在餘杭、臨安、留下這些杭州附近的山區縣份,生產出來的紙張再由商販販運到杭州銷售,這股勢力對趙引弓的產業形不成威脅。

    但是現代造紙業需要大量的酸堿,臨高無法遠程供應化學品,所以莫笑安的這個動議暫時先擱置下。

    赴江南考察團由周洞天等四名元老組成。聽說有機會去江南,很多人都躍躍欲試――這種風險不大的出差考察豈不是去江南花差花差的大好機會。大明的江南據說是“夢幻之地”,許多人都聽說過秦淮八豔,稍微讀過一點古籍的還知道有揚州瘦馬,一個個不免躍躍欲試。梅林聽說有江南考察團,趕緊找梅晚,聲淚俱下的要求隨同前往。他的理由倒也充分――趙引弓既然要造莊園,建築公司怎麽能夠不出馬?要是按照當地工匠的方式建造房屋,肯定是浪費土地麵積、房屋空間和建築材料。

    “我腰好,我腰好,”梅林說,“我去了肯定把鳳凰莊園搞成一個固若金湯的堡壘……”

    梅晚被他糾纏的沒法,隻好說:“我可得提醒你,這次我們肯定是去杭州,會不會去南京可不一定。”

    梅林垂涎秦淮八豔的事在元老院盡人皆知的――為了這八豔,他連生活秘書都沒買。被人視為怪物。眼下他這麽積極的要去江南,誰都知道他的醉翁之意。

    “沒事,沒事,去杭州也好,蘇杭出……嗯,好工匠……香山匠……”

    “你這麽積極就去吧。”梅林是他手下的一員“大將”,平日裏工作表現很積極,自己不能不有所表示。何況這種在女人上麵硬卡人脖子的事最遭人恨,梅晚覺得反正幫忙去造房子這個理由也合情合理,當即就答應設法把他推薦到考察團去。

    “還有件事,你知道不知道怎麽才能把我的流通券兌換成白銀?”梅林很認真的問道,“或者黃金也可以。”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