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高啟明被禁的原因知乎

第七十四節 規劃(3/3)

開啟AI情感朗讀功能。歡迎大家點擊體驗!

    建造在珠江邊也便於貨物運輸和保持威懾力。必要的時候海軍的炮艦岸邊一停,不管是支援商站堅守還是掩護撤退都很方便。

    經過討論,最終決定定在大東門往東2公裏再往南一些,大致就是舊時空的大沙頭舊貨市場或者星之光電器城一帶。這一帶是珠江沿岸的淤積地帶,大多數是無主的官地,征地拆遷工作量小,地方又開闊,可以容納他們的野心。

    “不過,要蓋大世界這麽一個巨型建築,建材供給是個很大的問題,我們不能靠臨高給我們運……”梅林看了看這個設計圖,盡管設計圖不完全符合張易坤的設想,但是在體量上是完全按照這夥人的意思設計的。這個“五角大樓”的每邊邊長有足足200米。整個大世界的周長差不多就是1公裏。

    周長一公裏的建築群,在本時空的規模幾乎可以算是一座小城市了。梅林是幹過工程上的項目經理的,當然知道這裏麵的工程量和需要建材的數字。

    “企劃院不是同意在廣州城外就地建設建材廠和輕工業企業了嗎?”

    “所以我說征地的範圍不能太小了。要把配套企業的建築用地也得算進去。”梅林說,“磚瓦、石材我們可以就地采購,但是木材加工廠是非自己造不可――古代板材加工效率太低了。”

    “最好連磚瓦廠都是我們自己建,傳統燒磚供給不了這麽大的量。”洪水尹說。他在香港搞基建的時候,最初就是從九龍等地磚瓦窯購入磚瓦。但是很快發現購入的磚瓦不合適――尺寸過大,其次是產量太低。采購人員為了采購到足夠的磚瓦很快就跑到了運費費用比購買磚瓦本身的費用還要高的地方。

    “但是這些廠子設在大世界旁邊合適嗎?”張易坤提出了疑問。燒磚、木材加工全是高汙染企業,矗在商業中心旁邊嚴重影響環境。

    “我們可以另外找一個地方,甚至不用我們自己投資。讓本地的闊佬來投資。我們用技術和設備入股。”洪水尹說,“完全不愁銷路,肯定願意入股吧?”

    “我們要一個水泥廠。”梅林說,“從臨高運水泥很不現實,還有石灰燒製。都得就地解決。”

    建材的價值低,運輸成本高,即使是水泥這樣相對價值較高的建材,在現代社會的銷售半徑也不會超過500公裏。

    水泥需要的原材料盡管廣州本地出產有限,但是產區距離都不算遠,又有珠江、東江、西江等水路溝通,運輸便捷。

    “還有木材加工廠和木器廠。”洪水尹說,“現在就近加工木材生產木器給大世界項目配套,以後還可以給香港的造船廠配套。未來還可以為新廣州項目配套。”(未完待續。)(未完待續。)

    。您提供大神吹牛者的臨高啟明被禁的原因知乎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
點擊添加LINE 微風小說官網賬號
(可催更及找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