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高啟明被禁的原因知乎

第七十四節 規劃(2/3)

    “大世界”的設計指導思想在本質上是一個武裝商站兼shopingmall。這個奇特的混合體到底應該是什麽摸樣李瀟侶毫無概念,雖然在舊時空她一天到晚幹得就是繪圖工作,但是從來就沒有繪製過棱堡的結構圖,更不用說還得帶商業功能。洪水尹等人連說帶畫,好不容易才她明白了這些人的設想。

    不過這次一次繪製出來的草圖是離他們的想法還是很遠。不過起碼的外形總是有了。圖紙上是一個“五棱形建築群”,形象的說,類似“五角大樓”。

    “有點意思了!”張易坤連連點頭,“不過內部結構……”WwW.

    “慢慢改吧。最好你們能出個明確的功能性結構草圖給我。這樣我才能具體設計。”李瀟侶伸了個懶腰,“有些設想是沒法設計的,和建築功能和結構有衝突。”

    “當然,當然,主要還是根據你的專業意見。”張易坤連連點頭。他對女設計師很客氣,不僅因為她專業相當不錯,而且江湖傳說她和執委會中的某人關係曖昧。有人目睹某人出入過她的公寓過夜。

    “還有就是地質資料。”李瀟侶說,“下來我要設計建築結構,你們得趕快把基建地址上的地質資料給我。”

    “我們一確定地址就馬上派人去勘探。”張易坤看了看這個一直有點懶懶的女人,覺得她雖然白白淨淨,摸樣很斯文,一副女知識分子的摸樣,身材相貌也沒有多少傲人的本錢,人又不活躍,一天到晚一副慵懶的摸樣。怎麽有執委會看上她?

    有關大世界的選址有多個提案,但是項目組的基本要求是在廣州城外,背靠珠江。

    在城外首先考慮的是離開官府的統治核心區域,有較大的行動自由,官府也便於裝聾作啞。其次是有較多的空曠土地,無論征地、拆遷還是基建都比在廣州搞舊城改造要來得方便。這方麵廣州站是有過教訓的:當初修建惠福街等處建築物的時候,光每天運送建築材料進城就是一間很撓頭的事情。道路狹窄不說,還彎彎曲曲,各種建築材料是靠人力挑運到工地上。因為建築材料運送效率低下,整個工期拖了不少日子。

    但是大世界距離距離城市又不能太遠――距離太遠就很難吸引足夠的客源。還增加了修路的成本。因此原本有人提議把大世界建在黃埔的提案就被否決了――黃埔到廣州城的距離,除非廣州站同時配套一條小鐵路運送客人,否則根本無法吸引客源。

    “距離城池,不宜超過5公裏――道路良好的狀況下,徒步就得一小時了。這樣會大大縮短市民到我們大世界的頻率。”

    一個市民從家中出發,到出城,平均算他半小時路程,出城之後還得再走一小時,來會就是三個小時。花在路上的時間太多,他就不會經常到大世界來。大家討論下來以2~3公裏適宜。

    背靠珠江主要是為了便於取水和排水。大世界的用水量很大,不能靠水井和小河供給。至於排水,自古至今大江大河就是天然的排水渠。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