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高啟明被禁的原因知乎

第二百節 造船(1/4)

    正說著話,忽見一個三十來歲的胖子進了食堂,他那偉岸的身材,及膝的短褲,短袖T恤,黑色尼龍帶束在肚子上的腰包和手槍套,扣在後腦勺上的草帽都證明他是一個不折不扣的元老。

    正在吃飯的土著員工們對出入食堂的元老們已經見怪不怪了――造船廠每天都能看到若幹元老出沒,在各個工地和車間指導工作。

    他探著腦袋四處觀望著,忽然發現薑野等人,頓時眼睛一亮,揮起胳膊來:

    “快,來幾個人,收貨!”

    周比利剔著牙,在幾個徒弟的簇擁下來到造船廠專用車站――實際上就是個專用卸貨站台。軌道上一台柴油機車頭正在冒著水蒸汽,幾個工人爬上爬下的檢查著車頭――如今這些柴油機車頭已經全部煤氣化了,原本顯得很有點空蕩蕩的平板車頭上多了煤氣發生爐和專用的儲氣包。

    當然臨高產的煤氣發生爐和儲氣包的毛病也不少。漏氣是最常發生也最嚴重的問題。好在這種車頭完全是暴露在空氣中,稍微有些漏氣之類也不至於要人命。

    平板車上,黃色的馬燈掛著――這表明車上裝載得是超長或者特殊規格的貨物。此時裝在平板車上的是幾根巨大的桅材。

    大型帆船在桅杆材供應上有很高的要求,即要求桅杆筆直,又必須有一定的圓徑。最好是單獨的直材。在歐洲,造船的材料主要來自東歐,特別是波蘭和俄羅斯的森林來提供,而在南中國沿海,要找到這樣的合適木材非常難――中國的傳統式帆船很少有這樣高大的桅杆。即使是從百圖村繳獲的大材,也不夠製造這樣的桅杆。

    而從越南和三亞弄來得木材中也很少有這樣的大材。其中雖然不乏柚木、楠木之類的上好硬質木材,但是在高度和直徑上能夠滿足桅杆需求的不多。最終文德嗣決定放棄使用整根桅材,采用英國人的複合桅杆的做法。

    所謂複合桅杆,顧名思義就是桅杆是用多根木材連接起來,這樣的桅杆不受木材本身的大小限製,基本上什麽尺寸的帆船桅杆都可以製造,當然這種桅杆在整體強度上是無法和天然的整根直材桅杆相提並論的。

    “英國人被切斷桅杆木料供應之後,靠複合桅杆也混了相當長的時間。”文德嗣說,“在我們沒有得到更合適的木材之前,就用複合桅好了。”

    即使是製造複合桅,也要盡量使用同一種木材的大材。吳曠明關照林業部人員從庫存中尋找一切合適的木材。並且從貿易商那裏搜集消息,查詢能長期穩定的大量獲得的大型木材的樹種。最後得出的結論的是杉木。

    杉木是一種軟質木材,作為船材來說並不理想,但是絕非不能使用。實際上本時空的大多數南中國沿海的商船因為其他硬質木料缺少大材,已經廣泛的使用杉木來製造。而英國人也曾經大量的使用杉木和鬆木來製造桅杆和甲板。把最好的橡木用作船殼、龍骨和肋材。

    “三根杉木桅杆材,尺寸是……”他念了下送貨單上的數字,“你們量下,準備接收吧。”

    這些大材已經經過了一係列的前期處理,下一步是送到船廠的專用熏蒸窯去處理。送木材來的海林作為木材處理工藝方麵的專家,三天兩頭往這裏船廠跑,周比利已經和他很熟悉了。隨手遞了一根煙給他。

    “這次的杉木還真夠大得!”他隨口寒暄著。

    “還不夠大。”海林拿過煙,自覺的往耳朵上一夾,月台上不許抽煙這是規矩。蒸汽機車頭還好好說,煤氣機車頭屬於相當危險的易爆設備。

    “當然,要有整材就好了。現在箍桅杆成了件複雜的活計了。”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