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高啟明被禁的原因知乎

第一百九十九節 張機器和林顯明(1/4)

    距離兩人最近的地方,一艘三桅木殼戰艦在船塢中正在進行船殼的安裝。工人們在腳手架上勞作著。用蒸汽熏彎成一定弧度的船殼板材用蒸汽吊車成捆的吊起,送到各個安裝工位上。

    這艘使用另一個時空先進工藝製造的鋼鐵肋骨和蒸汽機裝配起來的戰艦將成為這個時空最強大的戰爭機器。

    在最大的船台上,另一條小一些的武裝三桅船的鍛鐵龍骨已經鋪設完畢,眾多的吊車在煤氣機的推動下正在將鐵質肋骨移近龍骨上的裝配位置。工人們戴著安全帽在帶班工長的紅綠小旗的指揮下來回忙碌著,號子聲和口哨聲此起彼伏。

    張機器正在854工程的船塢上,注視著船板安裝工程的進度。他穿著藍色的勞動布工作服,戴著藤製安全帽。在整個博鋪造船廠,他的地位是土著員工中最高得,他的頭銜是造船技師――這個頭銜不僅在造船廠,在所有土著工人中也是絕無僅有的,相比之下,一同從百圖遷徙來林顯明和陸有天不過是副技師而已。當然,就算是副技師也很了不起了,要知道機械係統裏,能夠評上“技工”的土著工人已經可以橫著走了。

    張機器雖然文化不高,但是悟性極強,特別有一種中國傳統匠人過目不忘的能力,文德嗣隻要將船模的細節給他看過,。他就會牢牢記住其中的許多細節。有得設計結構他並不能理解“所以然”,但是他起碼能很快的“知其然”。對元老們來說這就足夠了――畢竟他們現在需要的隻是有很強動手能力的工人,而非設計師一類。

    張機器原本就是船師,這幾年來受到文德嗣等人的指導教育之後――特別是他又學習了若幹歐洲船式和造船工藝技術之後,中西融會貫通,造船技術更為精進。成為造船廠最主要的土著技術人員。854工程就是由他負責進行總裝的。

    鐵軌上,柴油機車頭牽引來得平板車上卸下了成筐的裝配用的專用鐵釘和搭扣。這都是是在陸有天當車間主任的金工車間製造的――臨高的工業係統裏的標準件廠是不生產這些特殊的零件的,造船所需的大部分金屬零件都是由船廠自行設車間製造。

    腳手架上工人們在腳手架上按照他們接受的培訓,依樣畫葫蘆的安裝著船板。錘子。鑽子的聲音此起彼伏,時而還能聽到“小心!”的呼叫,隨著這聲音,一隻燒得發紅的鉚釘就會在空中翻滾著飛起來,被上麵的鉚工用鐵鉗子牢牢抓住,趁熱插入鉚孔,被大錘迅速的敲打固定住。

    另外一些工人,忙著用麻絲、桐油和蠣殼灰的混合物進行撚縫工作。工序經過嚴密的計算,確保能夠以最優化的效率進行生產。

    每個造船工人培訓三十天,他們不需要掌握多少理論知識,也不需要學習什麽特殊的手藝或者有極高的悟性,隻要會跟著師傅學就可以了。這種工人不需要懂造船,隻要懂如何敲釘子、打鉚釘、裝船板和撚縫就可以了。這種做法大大的簡化了造船工人的培訓過程。

    一聲汽笛鳴響――這是準備交接班的汽笛。夜班人員正在列隊開進工場。張機器的下班時間也到了。但是他不打算下班――造船廠的工作前所未有的緊張,現在在船台上同時開工工地船隻有6艘。而能夠擔任技術指導的技工和卻寥寥無幾。

    張機器的並沒有勞動者是主人翁之類的意識,但是他有最樸素的知恩圖報的感情。這不僅僅是在物質上的好處――當初在百圖村的時候,林家對他這個船師同樣是奉若上賓的,而是他在這裏獲得的尊重和理解是任何地方也得不到的。張機器很清楚:論及學識和本事,元老們是自己的百倍千倍,但是他們每個人對他都很客氣,說話的時候請他坐下,有的元老還會給他煙抽――這和林家當年的客氣態度是不一樣的,張機器很清楚:過去他在百圖村完全靠得是挾技安身,一旦自己年老體衰或者沒了技術秘密,對林家沒了用處,一切的禮遇和物質享用就會消失。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