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高啟明被禁的原因知乎

第一百八十五節 攻占烏湧(1/4)

    想到自己的師父常常擤了鼻涕直接用手一摔在油單上擦一下就繼續切菜做菜,符季覺得這簡直就是兩個世界的事情。

    家禽按照肉聯廠的標準分割成不同的部位進行冷藏,然後再加工成食品供應部隊。采取這樣的做法首先是衛生,其次是能夠有效的控製向每個士兵供應夥食的數量和營養成分。簡單的將十隻雞鴨連骨剁碎煮熟,在分發的時候即難以計量,也無法讓每個士兵都得到質量一致的食品,其難以監督質量的狀況會加劇舞弊現象。分發食品的士兵完全可以根據自己的人際關係和好惡,給某人兩個雞腿,而隻給其他人兩個雞爪子。

    采取分割供應之後,除了在大小上略有差別之外,東西都是完全一樣的。一人一個雞腿就是雞腿――雞腿的數量按照人頭供應,少了就要連軍需上士和炊事兵賠償――毫不含糊,這就是文德嗣一貫鼓吹的“量化管理”。

    分割供應使得利用率得到了最大化,一隻家禽送進這個加工中心之後不會有任何東西被浪費。除了肉和適合食用的內髒、血液之外,不適合食用的部位被烘幹碾磨成飼料和肥料。連羽毛也不會浪費,全部打包運回臨高,在那裏經過消毒之後,羽絨儲存起來以備將來製造羽絨服,質量欠佳的加工成羽毛粉作為飼料――勳素濟還和幾位化學方麵的達人一起研究,看看能不能用來製造醬油。

    符季很快就成了熟練工。當他把分解好的部位一箱子一箱子的送上準備送入冷庫急凍推車上的時候,不由自主的總砸吧下嘴――這些好東西什麽時候才能輪到自己吃呢?

    在炊事加工中心的吃得比在營地裏好多了。三頓是糙米飯,大鍋的雞湯鴨湯熬白菜――是用剔幹淨肉的雞殼子鴨殼子熬得,味道不壞。吃晚飯之後,沒有任何食用價值的雞殼還要被回收,被磨成骨粉,據說是要肥田用得。

    “澳洲老爺們大約是窮苦人家出身。”符季這樣想。心裏不由得對這些人有了點親切感。

    撤回虎門的海兵隊休整整訓了幾天,大鯨也顫顫巍巍的在江麵上航了幾次,當江麵上開始感到一絲寒意的時候,陳海陽終於接到了從臨高傳來的命令:

    “談判接觸無果,即刻泊船於白鵝潭。”

    “這下我們要炮擊廣州了――看來還是到了這一步。”陳海陽把電文交給身邊的機要女秘書,“立刻召集支隊長和全體元老會議!”

    艦隊起航的日子選在了11月1日。這是一個風和日麗的日子,但是小冰河期的珠江上秋意已經十分的明顯,士兵們換下了熱帶軍服,換上了質地較厚的春秋款的長袖水兵製服。攻打烏湧的五個特務艇中隊和炮擊艇中隊在一大群舢板、長龍之類的小型船隻的護衛下,向上遊行駛而去。

    大鯨步履蹣跚的跟隨在艦隊的最後,它上麵琳琅滿目的物件和不斷吐出的黑煙在船隊中顯得很是醒目。兩岸的百姓們都在傳說,這是澳洲人的“妖物”。

    他們在珠江三角地區現在已經初步建立起了“威名”,百姓們知道澳洲人紀律嚴明,從不侵擾百姓,隻要服從澳洲人的命令,生命財產就不會受到威脅。說不定還能就此改變命運,混上更好的日子。這會艦隊浩浩蕩蕩的往上遊而去,自有一班善於經營的船主,駕著各種大小船隻跟隨在艦隊後麵,船上裝滿了各種澳洲如人可能會感興趣的食品瓜果之類,準備隨時兜售給艦隊。許多平日裏無所事事的富家子弟們,知道澳洲人不是殺富濟貧的好漢,也就放心大膽的雇著船隻跟在後麵看著難得的西洋鏡――澳洲人炮打虎門的場景添油加醋的在這一帶傳開了,很多人都想親眼看看著難得一見的打炮場麵。大家也猜也猜得出來,澳洲人這是往烏湧去了――那裏最近已經擠滿了官兵,修了炮台,運來的許多紅夷大炮。WwW.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