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高啟明被禁的原因知乎

第一百八十四節 食品加工中心(1/4)

    大鯨號回到香港,在當地進行了臨時改裝,在甲板上安裝了一台蒸汽動力的龍門吊車,又安裝了起重絞盤和挖泥鬥。為了保證大鯨在工作時候的穩定性,從幾艘其他船隻上拆下船錨改裝上去,使得它擁有了八隻船錨。

    當著艘改裝完畢的船隻搖搖晃晃的來到虎門的時候,所有人都對它奇怪而醜陋的模樣感到忍俊不止。當然,對安全性更是感到極大的擔憂。

    “這吊車這麽高,重心有點不穩吧。”黃爪子是隨大鯨來到虎門的,一路上倒沒覺得船隻有多顛簸,但是每次浪花拍打到船身上,這個鋼鐵的龍門吊發出吱吱嘎嘎的聲的時候他免不了有點擔心――萬一翻掉了怎麽辦。

    一個戴著眼鏡宅男模樣的人侃侃而談:“不礙事,根據我的計算,參照興波阻力、搖擺係數等一係列綜合考慮下來,船隻發生側翻的概率小於12%。”

    “聽起來還是很嚇人。”

    “珠江裏的風浪比海上小得多,所以這個概率會進一步的下降。”

    “但願如此。”陳海陽看著這個奇形怪狀的怪物也覺得有些不放心,不過現在是解決有和無的時候,沒法扯太多安全性的蛋。

    樂琳哭喪著臉――因為他是大鯨號的船長,把這艘船開到虎門讓他煞費苦心――船上裝了這麽多又長又粗的東西之後,船上的動力係統並沒有改變,還是原來的柴油機,不但動力沒有增加,船身重心卻又了改變,開動起來變得沉重而笨拙。他一路上親自掌舵,以3節的速度好不容易才抵達了虎門。

    “這船太難開了……”樂琳抱怨著,“本來我應該在太平山上修我的官邸才對……”

    “不要抱怨了,你馬上檢查下船隻情況,做好起航準備。”

    虎門亞娘鞋島上的碼頭邊,人聲鼎沸,勞動號子的聲音,軍歌聲、蒸汽機的轟鳴和俘虜們的哭聲混成了一片。

    從各地捕捉運送到虎門來得俘虜,有四千多人,這些人一部分被認為是對他們未來的統治有敵意或者有威脅的人口,另外一部分是從當地收容來貧苦百姓。他們將被運到海南去充實當地的人口。

    珠三角地區在明末就已經出現人口過剩的狀況,大量的人口湧入山區進行農業開發。所以移走一部分人口對當地的生產和經濟並無破壞,反而能夠減小對當地生態環境的壓力。而大量士紳大戶被清除,更是給當地的中小地主、富農和小商人們打開了更大的經營空間,

    俘虜們男男女女,老老少少,一船一船的運到虎門,在這裏他們被暫時安置,等待船隻和從各地征收“沒收”來的戰利品一起轉運前往香港。.伍2⓪.С○м҈

    歸隊的各支隊在這一個多月裏帶回來的大量戰利品在虎門堆積如山,穿越者們依然很沒品的什麽都要,被“肅清”的豪門大戶家裏的桌椅板凳之類也沒落下。為了消除大量人口聚集可能引起的不安定因素,首先被轉運到香港的是人口。隻要天氣和海況許可,每天都有好幾條特務船滿載著人口前往香港,在那裏他們將先期進行淨化和檢疫。

    各個返航的支隊也在虎門進行了短期的休整和衛生工作,張土木給所有的支隊的官兵都服用了驅蟲藥,同時連續進行了幾次滅蚤――這種寄生蟲在農村地區很活躍。所有有健康問題的人一律轉送到香港治療。

    十五歲的符季肩上挎著一個小小的藍布包裹,那是他離開家去投軍的時候母親給他的,裏麵有幾件破衣爛衫,還有一雙新做得鞋子――他舍不得穿,連草鞋都舍不得穿,掛在身上。光著一雙腳,耐心的等著前麵一隊人上船。

    他這一隊,都是自願投奔澳洲人的,所以秩序很好,也不派人看守。負責轉運的澳洲人給他們每人一個水葫蘆和一個黑皮碗――這是路上吃飯喝水用的。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