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高啟明被禁的原因知乎

第一百七十節 三良市(1/3)

    三良市比不上附近縣城的繁華,甚至較之於本縣的其他市鎮也不過是中等的水平。但是相比內地邊陲的一些窮鄉僻壤處的州縣城要繁榮的多。

    今天不是集日,打穀場上沒有商販,隻有幾個閑人在聊天看熱鬧。眼見著這艘船進到水塘裏,眾人都在竊竊私語。

    這位船上的羅老爺,正在本鎮的頭號縉紳,名叫羅天球。羅天球是萬曆末年的舉人,有功名在身不說,他家還是本地的老戶,不但族丁人口眾多,秀才舉人頗出過幾個,羅老爺的爺爺也中過舉人,當過幾任州縣官兒,因而家中積下了萬貫錢財,蓄養了許多家丁打手,三良市與其說是大明的江山,不如說是羅家的封土一般。

    羅家的轎子車子已經在碼頭等候,羅老爺本日裏外出回來,下船之後總要在駁岸上小站片刻,環顧四周,再跺跺腳鬆快下筋骨。然而今天他沒有這般興致,直接鑽入轎子走了。

    轎子抬過牙行街――這條街最早就是的商行就是羅家開設的牙行,羅家當年發跡就是靠著他家祖輩上暴力壟斷這裏的席草開始的。四代人的功夫,終於從一個小土棍混成了本地的數一不二的衣冠人物。

    這家牙行的房子還是在羅天球的父親在世的時候重修過得。高屋建瓴,很是堂皇。不過幾十年下來,上麵的金字招牌在陽光下有些發黯,羅天球心中一動:該重新鎏金了!

    羅家的大宅,在三良市的西北角,烏壓壓的一大片房子,看上去氣象森嚴。不僅有住宅,還有專門的“倉房院”、“租院”、“管事院”和“群房院”。其中倉房院專門收存各種貨物日用品。租院專司收租過秤,存儲糧食、靛藍、席草和各種農產品;管事院負責管理羅宅名下的各種產業;群房院是供羅宅的家丁、仆役、下人和夥計們居住的。房屋足足有好幾百間之多。

    青磚的門牆,門前有一大片石板鋪設的空場,此時站著幾十個管家、管事的和長隨之類的人物,一個個青衣小帽,裝束的整整齊齊。轎子一落,在領頭的管家的一聲:“恭迎老爺回府”的喊聲中,所有執事人等一起跪下請安磕頭。

    羅天球對奴仆們的殷勤問候瞧也不瞧一眼。他的麵色有些憔悴,在東莞的三四天,宴飲酬酢,天天聲色犬馬,還要四處拜客送禮,身子骨還真有些吃不消了。

    他上了一頂內宅使用二人肩輿,由轎夫們抬著往內宅去了。

    羅天球這次去縣裏,是為了爭即東莞縣團練局的副團總之職。團練局的正團總是縣令,兩個副團總才是實際上團練局的主事人員。而團練局的收入讓許多人垂涎三尺:東莞縣從去年開始,在田賦上加征每畝三分銀的團練經費。全縣幾十萬畝的開征土地,就是上萬的銀子。

    出了銀子之外,團練局還可以使用辦團的名義進行“募捐”,實際和強征硬派沒有什麽兩樣。總而言之:收入豐厚。

    團練銀子正常用途是招募訓練團勇,購買武器,修築防禦工事用得,實則三分之二都被各級官吏和負責辦團的縉紳們侵吞。所以副團總之職一直是縣裏有力的豪紳們窺覬的對象。過去這個職務羅家爭不上,現在有一家的家主突然死去,隻留下一個未成年的兒子。這個空缺立刻引起了許多人的關注。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