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高啟明被禁的原因知乎

第一百零三節 轉變(1/4)

    劉大霖看完之後有點難以琢磨其中的意思。前麵明顯有自訴其冤,表達與官軍作戰的“不得已”之處,後麵卻在炫耀這次大勝的赫赫武功。這種矛盾的態度讓他迷惑不解。

    他自己內心也很矛盾。在他看來,官府派兵進剿於理相合――所謂普天之下莫非王土,澳洲人在臨高固然沒有扯旗放炮,公然造反,卻沒有進表內附,行事已經是儼然敵國。喵喵尒説

    但是澳洲人在本地也好,在全廣東也好,從來沒有為非作歹的事情,而且百姓們也得了他們的好處。特別是在臨高,這幾年百姓們堪稱安居樂業――這都是他們的功勞。於情來說,官府的進剿是不得臨高百姓的民心的。

    朝廷占著理,澳洲人占著民心。

    他忽然驚覺的想到孟子關於“民心”的言論,背上頓時一涼。他不願意再多想下去,但是他已經不再想象過去那樣單純的將髡賊視為“海外蠻夷”之類的人物了。

    正在沉思間,夫人那邊打發了仆人來問:

    “夫人說明日就是去茉莉軒講學的日子,問老爺是不是要去?”

    劉大霖沉吟片刻,澳洲人即然已經和官兵交戰,最好的說法也是劉香、鄭芝龍之類的“巨寇”了。自己是不是應該繼續去茉莉軒講學就成了一個很大的難題。

    夫人和他的好友、同窗們的意思是讓他不要再去了以免將來沾上是非。

    考慮再三,他還是點了點頭:“明日依然去。”

    仆人臉上露出了猶豫之色:“明日去?”

    “去!自然要去得!”他加重了語氣。茉莉軒又不是澳洲人開辦的學校:它是臨高的百年傳承的義學,自己既然出任了其中的教職,就不能不去。

    說完,他又繼續呆呆的望著遠處的光柱,過了好一會才如夢初醒的說道:“回上房去!”

    仆人們恭恭敬敬推著他的輪椅回上房去休息,主人歇息了,仆人們也就散開自便。一個年輕的下人在收拾老爺的輪椅。管家關照他:這輪椅有點發“緊”了,明日推到東門市去找天地會商店收拾收拾。

    “再順便給我買幾盒煙回來。”他吩咐完了從懷裏掏出一疊流通券,細心的數了幾張給年輕人,“要買‘百仞灘’,不是‘高山嶺’,記住了麽?再給這張二十五分的票子給你零花。”

    趙管家得意的笑了笑。這種發財真是不費吹灰之力。

    官軍要打來得時候,流通券曾經發生過一陣子貶值,大夥都急著要把錢花出去,各處的市集上掀起過一陣不大的“搶購風”,許多人急於要把手中的流通券換成貨物和白銀、銅錢。這次危機很快在財金委和企劃院的強力幹預下平息了。不過一些心急的人因為低價拋出流通券而在這場小小的金融風潮中損失慘重。

    趙管家卻在這次風潮中獲得了一筆外快收益。他反其道行之的用手頭的銅錢收購流通券,等到風波過去的時候稍稍一算居然發了一筆小財。趙管家這麽信任澳洲人是因為他的兒子如今正給澳洲人辦事,已經當了一個“幹部”,是在一個叫“辦公廳”的衙門裏。專門負責照料“首長”們的生活。而他的孫子就在芳草地念書。所以趙管家對澳洲人的事情特別清楚,這次官兵來圍剿,他雖然閉口不談誰勝誰敗,心裏可早有了底。

    晚上的事情都安排妥當,他坐在中門上的門房裏準備上夜,一邊抽煙一邊拿出了紙牌,打起了“澳洲通關”。這種牌戲最近剛剛流行,因為可以一個人玩,沒有賭錢的嫌疑,所以很得家風嚴謹的人家的喜愛。

    外麵的歌聲愈來愈響亮,這大約是南寶的遊行隊伍在往百仞而去,管家知道他們在唱得是澳洲人新教的歌曲,這歌他的孫子孫女也會唱,還經常在家裏練習。孫子們如今和他爹一樣剃了澳洲式短發頭,穿著對襟小褂,看上去很精神,滿口都是他聽不懂的新詞。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