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高啟明被禁的原因知乎

第七十九節 髡賊的底細(1/4)

    顆粒火藥比起粉末狀的火藥來說是上了一個台階,粉狀火藥容易吸潮,而且在儲存運輸的途中因為顛簸而逐漸分成,造成上層木炭粉多,下層硫磺粉多。造成混合不均勻,這對火藥的威力和安全來說都有不利的因素。

    李陌刀饒有興趣的看著工匠們的造粒,邊打聽其中的細節。原來這門技術也是西洋人傳進來的,工匠說這樣的火藥不但爆發確實,而且不易受潮,比起原先使用的粉末狀火藥要好多了。

    “這又是西洋人的主意!”李陌刀心裏有種期望,希望幹脆能遇到一個西洋人,當麵向他請教這些西洋火器的用途。

    “造了多少火藥了?”他問。

    火藥局的管事稟告道:“回稟老爺,如今已經造了一萬斤了。多是擊藥,亦有少量的爆藥。還有毒火藥和藥餅子。”

    “這太少了。一萬斤不頂用。”

    “是,隻是要用的麻杆炭不好找,正換用柳木炭。”管事的說,“如今造火藥與以前不同,硝石硫磺均得提純了才能用。光提生磺要用牛油豬油,十斤就要費去二三斤,籌措起來頗費時日。”

    從火藥局的土圍裏出來,三四裏外黑煙衝天,這裏是鐵匠營所在地,軍中兵器大多是鐵製,官軍雖然武器有官府專門設局製造,但是軍中還是攜帶有一部分鐵匠工具、鐵料和木炭,用來隨時修理武器,必要的時候也能趕製些消耗大的武器,比如箭頭鐵子之類。現在鐵匠營日日夜夜都在趕製炮子彈丸。

    營地裏,一個棚子裏叮叮當當在打造修理刀劍矛槍,而露天有七八座融鐵爐子,爐火熊熊在融化生鐵,澆注炮子。地上滿是大小泥模。

    李陌刀見一邊的堆料場上堆滿了各種鐵料,有從鐵場買來的鐵磚、鐵棒,也有軍中汰換下來的各種兵器物件。用廢了的坩堝和打碎的泥模堆成了數尺高的小丘。新鑄的各種炮子彈丸用藤筐盛放,已經堆了好幾畝地大小。李陌刀知道小筐子裝得是大炮子,大筐裝的是群子。

    管營千總見他到來趕緊出來迎接。和火藥一樣,李陌刀對盡快製造更多的炮子彈丸有迫切的要求。打仗的時候炮子消耗很大,何況這次還是準備常圍敵人,萬一出現火器營無炮子彈丸可用誤了戰機,他的腦袋可就不保了。

    他看了下筐裏的大炮子,炮彈鑄得水平參差不齊,有的很圓,有的卻圓徑差異很大。彈體的光潔度也不一樣。一些大炮子表麵十分粗糙,近乎蜂窩一般。更要命的是一樣的五斤炮子,大小居然還略有不同,有的差異極大,一看尺寸就有很大的誤差

    “這大炮子得分一分。”他對著迎接他的掌管鐵匠營的千總說道,“得最圓最光的才能給紅夷大炮用。其他的隻能當封門子。還有就是這尺寸,大的大,小的小。也得分一下。”

    李陌刀知道這樣的大炮子用做虎蹲炮之類的舊式火炮的封門子問題不大,但是用在佛郎機炮或者紅夷大炮這樣的火炮上就會出現發射澀滯的問題,嚴重的時候甚至會引起炸膛的事故。

    多年點放火器的經驗告訴他,彈丸如果不夠光滑渾圓,鑄造再好的火炮也會出現漏氣,炮彈打不遠甚至更可怕的炸膛。

    第二天,何如賓正在大帳中與幕僚們說話,忽然有人來報,從瓊山有人應募,自稱其係臨高土著,曾與髡賊打過仗,對髡賊底細知道極清楚,願來軍前報效。m.X520xs.Com

    “好,行文廣州,將此人速速遞解過來。”何如賓精神一振,到目前為止,他還沒招募到一個臨高本地人,更不用說此人還自稱和髡賊打過仗了。

    “據瓊州知府報稱:此人叫苟承絢,曾經因‘交通匪類’而被省裏革去秀才功名,還被縣裏通緝,恐怕不是良善之輩。”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