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高啟明被禁的原因知乎

第七十八節 紅夷大炮(1/4)

    正在說話,忽然有親兵來稟告,祭炮典禮已經準備好了。為了對付髡賊的火器,佛山新送來十位新鑄的紅夷大炮。何如賓要人擇定黃道吉日,親自祭炮試炮。

    今天正是黃道吉日,何如賓帶著幕僚們來到校場,手下的主要將領們都來齊了,呂易忠也來了,正在張望。隻見十尊青光閃閃的大炮裝在新製成的老榆木雙輪雙腿炮車上,顯得非常敦厚結實。大炮前麵擺好一張供桌,上有紅紙牌位,上書“大將軍炮之神位”。牌位前擺著三牲供品,清酒,香爐、燭台等物。

    何如賓帶著守備銜火器營主將李陌刀沐手焚香,向炮神虔誠三拜。又誦讀了事前由幕僚擬就的一篇禱詞,然後拿起酒壺斟滿杯子,澆在地上。十名炮手先向總兵等跪下行禮,然後走到炮前,又跪下叩了三個頭,這才過來推炮。

    下麵就是演炮了――所謂“開炮大吉”。新鑄大炮照例要試放,這在軍器製造中是再尋常的事情,但是大炮一經使用,使得在原來中國使用的攻城機械、投石機之類的傳統武器立即相形遜色,不免就染上了神秘色彩,搞出種種儀式來,從元代開始大炮就有了封號和祭祀之例。

    何如賓對祭炮很是重視。一方麵是他認為這樣有助於提高士氣,另一方麵也想知道本省製造的紅夷大炮威力如何。他是較早接觸紅夷大炮的,天啟年間第一次引進紅夷大炮的時候,他就看過試射,學過西洋炮術,自己還搞了一本火器書籍,

    當時仿製紅夷大炮的技術已經相當成熟,李洛由的鑄造場裏造出的大炮即有從澳門借來的大炮作樣,又有他家裏窩藏著個德國傳教士馬陽春隨時指點,李洛由從臨高回來之後,按照自己在臨高炮廠的所見所聞和身邊的歐洲人的指點,自己搞了些土設備,也應用了鏜刀鏜光炮膛的技術。所以鑄出的紅夷大炮明顯優於其他炮場。

    “這些炮鑄得好。”他讚歎道。他已經看出這批炮是比較輕型的紅夷大炮,“此是何人所鑄?”

    “回大人的話:這是佛山的李家鑄場鑄得。”李陌刀稟道,“他家鑄場與別家不同,鑄炮尤其精良。”

    何如賓想了想問:“是那個李洛由嗎?”

    “正是。聽聞他鑄炮很是巴結,專門請撫軍下了書子,讓佛郎機人借炮給他仿製。”

    “難怪他的炮造得好,這李大掌櫃是半個洋夷。”何如賓笑道,“聽聞他少時在濠境給佛郎機洋和尚當侍童,與洋和尚頗為親昵。與佛郎機人情分到底不同!”

    眾人哈哈大笑。大家都知道何如賓對洋教十分反感,對本身是基督徒,又與澳門的基督教會有深厚關係的人當然是非常討厭。

    “請鎮台示下,”李陌刀叉手道,“是否即刻演炮?”得到何如賓的同意之後,李陌刀揮動手中令旗:

    “大人有命,即刻試炮!”

    隨著一聲令下,十名炮手立刻跑過來,將其中一門大炮推出。紅夷大炮很重,就算是這樣發射五斤重炮彈的輕型火炮,炮身也有一千五百斤,當時製造炮車為了負重耐用,用料特別粗重,炮輪上還加了許多鐵釘鐵箍,整門火炮非常笨重,十名炮手推動起來也相當的吃力。

    炮手們將火炮推到位,其中一人首先用銃規量角。紅夷大炮實際上是加農炮,一般都以較小的射角射擊以求最大射程。

    炮手高聲報道:“銃規高六分!”隨後一名炮手用錘子錘打墊塞在身管和炮架之間的三角形楔木,使得炮身漸漸升高。

    銃規高六分,大致相當於於45度射角,是滑膛加農炮最大射程時候采用的仰角。

    “炮身高六分,彈可及一千零五十三步。”何如賓向幕僚們和眾將道,“若是七分,彈反短步。”他自己編寫過《西洋火攻神器》,對這套東西倒背如流。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