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高啟明被禁的原因知乎

第六十節 作戰計劃(1/4)

    “這麽說他很快就要收拾劉香了。”

    “還幸虧有劉香當緩衝,不然鄭芝龍這個龐然大物我們對付起來還真是有點棘手呢。”

    但是這麽一來基本上可以確認鄭芝龍不會為王尊德的進剿行動提供援助。廣東方麵隻能依靠自己的本部人馬行動,臨高麵臨的軍事壓力大為減輕。

    “這是對外情報局根據已有資料編製的幾本軍事情報參考小冊子,供大家參考。”

    王鼎隨後散發了這幾部小冊子。分別是《廣東明軍番號和駐防分布》、《廣東明軍把總以上軍官名錄》、《明軍武器裝備圖冊和主要性能?陸(海)軍分冊》、《明軍簡明編製》和《明軍戰術特點》。

    這些小冊子,一部分是根據史籍和曆代研究資料匯編的,一部分是根據從D日之後從各個渠道搜集來得零星情報匯總的。後者的來源非常廣泛,有從廣州、雷州站專門搜集軍事情報;有從起威鏢局的日常報告中其中攫取出來的。而其中最有價的是對明軍降兵、縣衙兵房書辦的問話記錄以及縣衙架閣庫裏的兵房檔案,其中不乏正規的第一手資料。

    王鼎等人還不辭勞苦的專門走訪了林深河。在兵器研究所的倉庫裏,分門別類的堆滿了各種明軍和海盜使用的冷熱兵器樣品。從一開始林深河有意識的從煉鋼廠那裏搶救了不少繳獲的明代武器。清洗上油後保存起來。他還專門上書執委會,搞了一個試驗場,專門對繳獲的明代武器進行威力測試。

    這種威力測試不僅測試火器,也測試長矛、弓箭和刀劍之類的冷兵器。也測試對披甲和無防護狀態下的人員殺傷情況。

    林深河唯一的遺憾是沒有彈道凝膠,至於用牲畜做靶子食堂也肯定不能同意,被弄得稀巴爛還帶著鐵鏽味道的肉是沒人喜歡。隻好用膠泥之類的東西代用。

    如果沒有這些實地測試下來的資料,光靠著史籍上自相矛盾甚至完全有違科學依據的敘述,有關明軍武器性能的小冊子是根本編製不出來的。

    大家拿到手之後都覺得非常的方便。特別是在PLA服役過的軍官,對這種小冊子並不陌生。不失為一種簡單有效的了解敵人的好辦法。

    “這樣的小冊子很好!你們幹了一件好事。”何鳴點頭,表示肯定。

    看到何鳴、陳海陽等人臉上露出了笑容,王鼎知道最近一段日子對外情報局的徹夜工作算是沒有白費。起碼軍方對他們的情報工作已經有了一定的認可。

    “好了,我們來推測下明軍的具體軍事行動。”何鳴說,“再製定幾個預案。”

    東門吹雨滿麵春風的站了起來。自從他調到總參之後,很快就當上了秘書長負責主持總參日常工作――總參謀長這個職位因為過於權重,任命誰當都不好,於是現在幹脆設而不任。

    東門吹雨原先謀得是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但是這個位置也顯得過於尊崇,於是就改當了秘書長,主持聯席會議。也是事實上擔任參謀的職務。

    “諸位。明軍要對臨高發動軍事進攻,最大可能是采取海陸兩路同時進攻的作戰模式。”他拉開背後的地圖簾子,露出大比例海南北部地圖。

    以明軍的訓練和裝備水平來看要出動數萬大軍,就得攜帶大量的武器輜重――不要說在17世紀,就是到了20世紀,大量軍隊在敵前攜帶輜重登陸還是件組織難度很高,風險極大的事情。以明軍的組織水平和戰鬥意誌來說,全軍突入博鋪強襲登陸之類的事情是肯定不會發生的。

    各路人馬分批渡海到瓊山縣集結兵力,等到兵員集結休整完畢,再發動主力沿海岸推進。水師沿海航行,水陸並進,相互支援,是最穩妥也最有可能采取的方式。不管這次由誰來指揮進攻,大體都是這個套路。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