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高啟明被禁的原因知乎

第八節 瘧疾襲來(2/3)

開啟AI情感朗讀功能。歡迎大家點擊體驗!

    墓地采用翠崗一樣的模式,不封不丘,隻在地麵覆蓋石碑。地麵鋪設草坪,四麵種植樹木鮮花,搞得和公園一樣,再配合遠處的藍天白雲大海,足以讓活人看了覺得滿意了。

    當然,這隻是未來的規劃,現階段是什麽也沒有的,不過周圍環境尚算令人滿意。師爺表示這塊地雖然不見得能讓後代大富大貴,子孫平安,家道興旺還是沒問題的。他大約以為這是澳洲海賊們準備給自個用的吉地,所以特別在子孫平安幾個字上做文章,以為能正中下懷。

    “他們永遠不會有子孫了。”何方回感歎著。其實對勞工的生或死從來不感興趣。但是此時此刻在為他們選擇墓地的時候忽然意識到,這些死掉的土著也是人,他們中的許多人即沒有父母也沒有老婆孩子,現在就這樣消失了,什麽也沒了留下。

    身後事辦得隆重點勉強算是對得起這些穿越大業中的基石了。

    何方回調來了幾個勞工隊,進行了簡單的清理和建設工作,清理平整了地麵,修砌了護坡和排水溝,修剪了樹木,最後修了一個簡單的紀念塔。十幾天下來倒也有點模樣。在榆林堡的勞工大營前舉行了一個簡短隆重的悼念儀式之後,在陸軍士兵的護送下第一批死亡的勞工和水手的骨灰被埋了進去――有些被淹死或者死於爆炸的,隻好埋進去幾件衣服之類的東西聊作衣冠塚。

    然而給予勞工們的死後哀榮並不能遏製施工中愈來愈高發傷亡,盡管卓天敏開始在勞工中使用安全員製度,每天在吃飯和臨睡前大力開展安全教育,還加強了對設備的檢修維護力度,死亡數字還是在不斷的上升。

    特別修築通往田獨的鐵路,占到了工傷中絕大多數。榆林-田獨的路線要通過亞熱帶的叢林和穀地,地質條件相對複雜,自然環境更是惡劣。施工的是時候墜石、倒木、滑坡造成了許多傷亡。

    河穀地區的螞蝗給施工帶來了極大的麻煩。螞蝗讓勞工流血不止,身體衰弱。成了困擾工程的一大問題。穿越集團缺少必要的藥物防治手段,隻好盡量采取防護設施,勞工們配發了山襪――這是山民用來防螞蝗的專用襪子,用多層布製成,螞蝗很難鑽偷。褲腿、袖管、脖頸全部遮蔽。每個人還發一竹筒鹽。發現螞蝗叮咬的時候可以用鹽來清除。

    單道謙不在乎汙染環境,但是他手裏沒有化學藥物可用,隻好采用粗暴的物理手段。廣泛使用推土機、爆破和火燒手段,以徹底破壞螞蝗的生存環境。單道謙下令把沿線五十米外的植被全部清理幹淨,再輔助以地形改造,包括墊高地基和挖溝排水。

    排水是單道謙最為關注的事情,排水不僅是為了消滅螞蝗也有消除蚊子繁殖環境的作用,對小片的低窪地,直接用推土機將廢土淹埋,海南的瘧疾問題到哪裏都有。不能不防。王濤在榆林的時候,駐守部隊是按時服用抗瘧藥進行預防的。現在人來的太多,不可能采用這樣的方式預防。

    每天勞工們穿得嚴嚴實實的來到工地施工,在將近三十度的氣溫下勞作,不一會就會把厚厚的工作服全部濕透。每幹一小時輪班一次休息。穿越集團準備了足夠的避暑藥,隨時配發。沿路到處彌漫著焚燒著青蒿的煙霧,衛生隊用這種方法來驅散蚊子,預防叮咬傳染。

    路基一米一米的延伸著。路基每修築一米,後麵的鐵軌就鋪設一米。使用煤氣機驅動的柴油機牽引車頭拖著長長的平板車沿著剛剛鋪就的軌道將替換的勞工、食物、藥品、幹淨的飲用水和工具設備材料運到第一線工地。大大節省了搬運物資的勞動力和時間的消耗。

    有時候坐著軌道車而來的是臨高電信的施工隊,帶隊的是單良――這算是他的本職工作。軌道車上裝著從臨高運來的經過木焦油防腐的電線杆和成卷的電報線,這種電報線是漆包線,外麵再用麻絲纏繞保護再塗上一層生漆,是現階段穿越集團裏最耐腐蝕的電報線了。WwW.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
點擊添加LINE 微風小說官網賬號
(可催更及找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