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高啟明被禁的原因知乎

第八節 瘧疾襲來(1/3)

    爆破事故無人死亡是運氣好,但是運氣不會每天都這樣好。在元老們不惜一切開采鐵礦石,趕進度的狂熱氣氛下,安全事故時有發生。幾乎每天都有工傷事故和意外發生。

    機械廠突擊生產的結果就是讓許多土著工人製造的產品直接運到了三亞,再加上突擊培訓出來,技能即不熟練,安全意識又淡漠的土著操作工,事故率居高不下也就不足為奇了。登陸不到一周就有二台鍋爐爆炸,死亡十一人。接著自動製磚機在運轉的時候突然零件飛出,砸死一人,砸傷數人。

    至於操作機械不慎造成的傷亡,隔三差五就會有一二次,安全生產狀況之糟糕,讓卓天敏大為吃驚。平均下來這裏幾乎每天死亡0.778人。這還是在海灘附近,等到了條件更為艱苦的內陸地區豈不是死亡數字還要往上翻?

    王洛賓對他提出的“減少工作量,加強安全教育”的提議不感興趣。

    “我們現在要的是鐵礦石,更多的鐵礦石。”王洛賓說,“死人是多了點,但是你教育了就有用?”

    “總比什麽都不幹好――”

    “我們的任務是盡快開采鐵礦石,”王洛賓說,“一切都要圍繞這個主題。”

    “但是傷亡太多了。”卓天敏還要爭辯。

    “會運來新人的,這些損失臨高方麵的同誌會給我們補充上的。”

    卓天敏還在猶疑,王洛賓知道此人大約心比較軟,為了避免他產生心理負擔,隻好再補充了幾句:“每天吃飯和睡覺前再加強點教育。再抽些人當施工安全員好了。”

    “還有機器的質量,這不是在草菅人命麽!”卓天敏憤憤不平。臨高本地量產的鋼鐵質量好壞不一,突擊擴大產量又留下了很多隱患。特別是鍋爐的鉚接全是周比利的徒子徒孫造得。活計之粗糙讓人看了就不敢靠近。

    “這個問題我們可以向製造總監呈送一份報告。”王洛賓不置可否。要是在另一個時空,這樣的重大安全事故自然是調查的,有問題的機器必須暫時停用。不過在這裏,一旦機器停用就意味著開發進度的延緩。

    卓天敏還想追問下去到底采用哪些手段來盡量保證安全生產,這種虛應故事的答複他很難接受。但是再一想就算追問了也沒有任何的結果,王洛賓是絕對不會同意采用任何減緩建設速度的手段的――就算是他自己在位也未必有這個勇氣。要知道三亞的巨人行動在報紙上被稱為“事關國運”的第一號行動。“煤鐵複合體”這個概念已經深入每個穿越眾的心中,自己要是逆流行事隻會撞得頭破血流!別說當政的諸公道時候看自己不順眼,就是下麵的普通元老也未必待見自己!自己且不去說,兒子怎麽辦?千辛萬苦的帶著兒子到這個異時空來,不就是為他爭取一個前所未有的光輝未來?

    想到這裏,他的熱血冷卻了下來。

    “那就寫一個報告――設備質量事關所有人的安危,還是向上麵提一提的。”卓天敏說,“我來寫。”

    “我們可以聯署這份報告,”王洛賓說,“至於士氣問題還可以采取一些其他的措施來安撫大家。”

    於是第二天何方回就受領了任務:去尋找一處墓地。

    “地形要高爽。周圍風景要好。”王洛賓指示他,“看看土著裏有沒有當過風水先生的,一起去看看。”

    “用來安葬勞工麽?”

    “當然,現在死哪埋哪太傷士氣。”王洛賓說,“死人其實是無所謂,關鍵是活人受不了。”

    “這我明白。”何方回點點頭,“搞個類似翠崗公墓的地方。”

    “對,還有就是麵積要大一些。要考慮到以後。”

    正好胡遜的師爺略通此道,就被找來協助何方回工作。

    何方回原本就是在三亞附近的陵水長大的,三亞這一帶在舊時空起碼來過幾十次。很快就找到了一處山腳下的緩坡,這個地點他是煞費苦心才找到的。首先不能離大東海沿岸太遠,不然很難利用,其次不能妨礙未來的房地產開發――大東海沿岸將來要做為穿越集團的重要度假地,所以地點要隱蔽,還得能防台風。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