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高啟明被禁的原因知乎

第四十八節 華南糖廠(1/3)

    “應該是真得。好多糖業書上都這麽說。”文同也挺緊張,別說他自己,就是一貫從事製糖業的家中長輩也隻在現代化的糖廠裏幹過沒見過這土法製糖。

    然而接下來出現的效果的確猶如魔術一般,澆完黃泥水,等了片刻再看瓦溜裏的糖,果然已經變得雪白了――當然這個雪白是相對而言,比起另一個時空裏的精白糖,它的顏色還微微有些發黯、發黃。並不能達到書上所說“潔白異常”的水平。

    瓦溜的上麵是最白的糖,下麵則微微的帶黃褐色。這兩種都可以算是白糖,不過前者的價錢更高。

    文同搖搖頭,他很清楚為什麽淋黃泥水的糖並不是特別白:糖液沒有經過離心機處理,依然有很多糖蜜殘留。不知道機械廠能不能製造一台離心機出來。

    這種工藝的產出效率也不高,瓦溜裏的糖實際上是分層次的,上麵的最百,越往下顏色越黑。瓦溜底部的糖顏色就相當暗了。他稱量了一下,一個瓦溜製出來的十公斤糖裏,大概隻有六成可以算是“白糖”,餘下的就是黃糖、紅糖了。工藝繁瑣,成品率低。也就是在古代這樣的工藝還能賺錢,近代化的製糖企業一出現,土糖寮就因為成本的關係,先後倒閉了。

    這樣製造出來的還隻是大塊的散碎糖,要真正做出“糖霜”一樣細粉樣的白糖,還得加一次“再結晶”的過程。把白糖再熔化,然後用小火慢慢熬製,細膩的糖粉就會一層一層的出鍋麵上凝結出來,這時候要及時的用竹做的刮板刮取,免得被燒焦變色。這個過程類似於煮鹽。在工廠裏是用專門的蒸發-結晶罐製造的。文同隻好自己親手來試驗。常師德幫忙燒火,文秀和文清幫忙。為了不妨礙糖寮的正常生產。文同讓人在甘蔗莊裏又搭建了一座小型的糖寮作為製糖實驗室。四個人擠在莊子裏的這個臨時建築裏,煙熏火燎的,文同一會看火候一會看鍋子,一陣頭暈目眩,差點沒給栽進糖鍋裏釀成悲劇。

    實事證明,理論高明的人,在實際運營中未必見長,特別是在這樣的原始簡陋的環境下,燃燒著甘蔗葉、甘蔗渣的爐灶,火候根本不是過慣了煤氣爐手動旋鈕就能控製火力的人所能掌握的,一次添加燃料之後火焰大盛,鍋麵上的糖立馬就發焦變色了。

    “不行,這爐子沒法溫控。火候太難調了。”文同沮喪道。土糖寮裏的燒火師傅的工錢僅次於煮糖師傅,他可不是白拿這些錢的。

    要均勻的調解火候,就不能用這樣的幹柴灶,必須用火穩定,發熱均勻的材料,各種燃氣、木炭、煤球都能達到這個效果,或者象工廠裏那樣,用蒸汽來加熱,但是徐聞這裏統統沒有。

    文同苦思冥想的了半天,最後想到了水浴的法子。隔著水對盛放白糖液的器皿進行加熱,這樣加熱溫度就變得均衡,沒有燒焦變色的問題。經過幾天的試驗,終於收獲了第一批5公斤細白糖。

    有了白糖,製造冰糖也就手到擒來了。傳統的冰糖工藝,要將白糖熬化後裏麵再加入雞鴨蛋清來做澄清,文同覺得成本太大了,所謂的雞鴨蛋清,其實就是蛋白質而已。他決定用豆漿來替代。文同幹脆在莊子裏造了個磨坊,叫移民中過去會做豆腐的人每天做豆腐,即滿足莊內工人們的需求,又能隨時取用豆漿。

    加過豆漿澄清之後,將用新采伐下來的竹子,破成不同大小的竹片,放在糖液內,糖液就會以竹片為凝結核心,慢慢的凝結著大塊的冰糖了,收取的時候隻要把冰糖砸碎,抽掉竹片就可以。這個辦法最早在宋代就有了。

    “模樣還不錯――”這種冰糖雖然比不上後世的單晶冰糖,純淨度也很不錯了,拿出去應該是緊俏商品。

    下一步,就是把白糖的生產規模擴大化。文同叫人去訂購水浴用的鍋子和器皿,一麵雇用工匠,在河邊新修一間製糖車間,專門用來熬製白糖。為了保證白糖的幹淨清潔,提高品質,在修建廠房的時候的執行了高標準。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