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高啟明被禁的原因知乎

第一百六十六節 糧食流通券(1/3)

開啟AI情感朗讀功能。歡迎大家點擊體驗!

    下一個議題是貨幣改革的問題。拜現代網絡所賜,這群來自五湖四海的各種職業的現代人幾乎都有點經濟學的皮毛,而且這些皮毛還分作不同的經濟理論。在宿舍區,未來的經濟架構、貨幣政策是蛋疼的穿越眾們僅次於是官爵、繼承和女人問題之後第四大議題。很多人和當年泡論壇一樣,為自己根本就不太懂的東西用各式各樣是似而非的理論論戰著,口沫橫飛,直到要動手。

    但是對程棟來說,這些理論對財政金融委員會來說都毫無意義。雖然隻要學過一些曆史的人都知道,中國古代社會基本上是一個自然經濟的社會,自給自足是主流,商品交換很不發達。

    但是直到他們來到這個時空的臨高,真正接觸到了當地形形色色的人和事,目睹了當時的社會和商業環境,穿越眾們才發覺自己是來到了一個多麽“自然經濟”的時代。尤其是臨高這樣偏僻的純農業縣。雖然明末號稱是中國資本主義的萌芽時代,但在臨高,不要說資本主義,連最簡單的商品交換都少得可憐。

    全縣總共隻有十四個市,這十四個市規模之小,還比不上許多人原先時空裏的居民小區的集貿市場,有的市幹脆連房子也沒有,隻有一塊泥地和幾間草棚。在已經小得可憐的市場流通裏,也是以實物交換為主。無論是農民向地主交租還是田主向衙門納糧,都用糧食。大多數農民、地主都過著自產自銷的生活,隻有極少數商品會去市場購買――即使這樣的交易,很多是用實物交換,比如家織土布、山裏的特產之類的東西。連衙門支付給衙役們、小吏的報酬也是用糧食布匹。

    因此,本地不要說象電影電視裏那樣出手“銀票”,連銀子都很少見。有限的貨幣流通裏以各式各樣的銅錢為主。根據財政部的統計,市麵上有較多流通的銅錢有唐錢、宋錢和明錢,甚至遠到漢代的五銖錢也在流通。

    這樣一來,穿越者政權麵對的一個重要問題是缺少足夠的支付手段。穿越者手中有足夠的白銀和黃金,不管是從原時空帶來的,還是在本時空出賣商品、打大戶搞來得,僅財政金融委員會目前直接掌握的庫存就有975白銀120公斤,各種銀錠、銀餅、碎銀、銀器銀首飾合計700多公斤,合本時空庫平銀二萬多兩。另有二萬多枚西班牙裏亞爾、銀比索為主的各國銀幣。黃金合計儲備二百多兩。除此之外,尚有銅錢五千多貫。

    這樣一筆巨大的財富,穿越者卻很難使用――穿越者在本地更多的是小額支出:支付工資、購買原料和食品,這些商業交易很少能用到白銀,銅錢反而成了消耗最多的貨幣。而穿越者把銅錢看作是金屬原料,想盡量減少這方麵的支出。

    結果就是執委會下屬的各個部門在涉及到對外支付的時候就想出了各式各樣的方式,鄔德在勞工隊和公社首先使用工分券,接著出現了更直接的米票和鹽票。而工分券在本質上也是一種糧食本位貨幣。最後,婦女福利社在開張之後推出使用穿越者的記賬工資點數購買商品的做法又使得這個狀態更複雜了。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
點擊添加LINE 微風小說官網賬號
(可催更及找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