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高啟明為什麽叫500廢

第二百三十四節 包攬稅賦(1/3)

    王兆敏把自從開征遼餉之後的問題傾訴了一遍。在他看來,朝廷征銀,對臨高這樣的偏僻小縣來說簡直是百害無一利。反而每到征銀的時候就鬧得雞飛狗跳,擾民之極。

    “臨高不比南直隸,就是河南河北也比不了!這等地方的百姓哪裏來銀子可繳?不外乎賤賣糧食布匹,白白肥了商賈罷了。”王兆敏感歎道。

    鄔徳聽著,知道這又是一個縣裏頭疼的問題,臨高和海峽對麵的徐聞、海康正好是兩個極端,一麵因為甘蔗製糖的緣故,商品經濟發達,糧貴銀賤;這邊,卻差不多完全是自然經濟,市場上等閑見不到銀子。

    “我聽聞海峽對麵的徐聞,因為盛產蔗糖,米貴銀賤,何不將糧食販運到徐聞出售換銀?”

    “哪裏有這樣的容易!”這話又勾起了王兆敏的滿腹牢騷。

    這個念頭當年吳明晉剛剛上任的時候也有過,還專門派家人到過徐聞打聽行情。但是要販運糧食,手頭就得有一批糧食在手頭作為周轉,這批糧食沒有來處――臨高每年的糧賦都是勉勉強強的完課,常平倉也沒有多餘的糧食可以調劑。再者渡海運糧,又涉及到販運的費用,萬一船隻傾覆,這個損失誰也賠償不起。吳縣令新官上任的新鮮勁過去之後,最後也就抱著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想法拋下這個念頭了。

    同樣要完稅,海康、徐聞就比臨高容易的多,當地的縣衙從蔗糖貿易環節中就獲得了大量的收入,有銀子就不愁買不到糧食,但是有糧食卻未必能換到銀子。最糟糕的是臨高的農業水平還不如徐聞、海康,根本無力通過大規模輸出糧食來換取所需要的銀兩。

    官府要完課,隻有勒逼鄉民賤價出售自己的產品。雖說賦稅的貨幣化征收對瓦解自然經濟,建立商品經濟有重要的促進作用,但是對臨高這樣自然災害頻繁,生產力水平低下的地方來說是很有破壞性的。

    沒想到隻隔一條狹窄的瓊州海峽。居然是完全不同的兩個天地。鄔徳感歎中國之大,國情之複雜,對自己身負“民政”這頂大帽子第一次感到有點畏懼。

    不過,話談到這裏。鄔徳覺得差不多了,他接受了執委會的全權,可以向王兆敏攤牌了。

    他開口道:“王師爺,其實糧賦的事情,你不必擔心――”

    “承情之至!”王兆敏趕緊道謝。

    “慢!”鄔徳緩緩道。“關於我澳洲眾起課的事情,我這裏可以應承,五百畝水田,顆粒不少。不僅如此,臨高全縣的今年的秋賦,不管是田賦也好,地丁也好,遼餉也罷,一概由我等包攬代繳。”喵喵尒説

    “什麽?!”王兆敏呆若木雞,簡直不知道該如何反應。“全縣糧賦”!。這對王兆敏來說太出人意料了――居然有人提出要代繳全縣的秋賦!

    “全縣的糧賦?”王兆敏不相信的反問了一句。

    “正是。”鄔徳點點頭。

    王兆敏心想這夥澳洲人也太膽大了!全縣的糧賦僅僅糧食正額就要近八千石,還有糧食征收、啟運環節上的種種耗費,就算本縣的經手人個個清如水明如鏡,也得有一萬石糙米才能應付,更不用說還有八千多兩銀子的遼餉。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