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高啟明為什麽叫500廢

第三十八節 入寶山(1/4)

    為了節約時間,考察隊在這裏再次兵分兩路,一路由王洛賓親自帶隊,前往田獨考察礦場,另一路由陳海陽負責,在本地修築榆林堡。

    尋找田獨比起石碌要容易多了。隻要沿著田獨河上溯就能找到黃泥嶺,著名的田獨鐵礦就在這座山嶺上。

    考察隊改乘一艘劃艇繼續沿著狹長的海灣上行,兩岸是連綿不絕的山嶺,覆蓋著茂密的植被,有些人在另一個時空裏曾經到過這裏,努力的搜尋著似曾相識的景致。

    “我們大致應該是按G224的路線在前進。”王洛賓看了下地圖,“搞不好隻要走2公裏就能到了。”

    四月二十日中午,田獨考察隊順利的找到了田獨河的入海口,根據地圖判斷,這裏離開大安已經不遠。在過去沒有幾公裏就能到後世的田獨鎮了。不過,田獨鎮本身還是不是田獨鐵礦的所在地,鐵礦距鎮上還有差不多2~3公裏路

    考察隊在這裏棄船登岸,沿河上溯,河穀周圍是茂密的原始熱帶雨林,很難看到遠處的環境情況,大約走了不到2公裏,眼前出現了一片河穀地,附近有幾個村落。王洛賓停了下來,又是地圖又是指北針的測算了半天,然後宣布這裏是田獨鎮。

    “田獨鐵礦還要往前幾公裏,大家加油啊。”

    隨著王洛賓的打氣聲,一行人繼續沿河上溯,河流邊的路很不好走。這裏盛產各種許多蛇蟲螞蟥,各種飛蟲如織,幸虧每個人都按要求裝備了全套熱帶裝備,蚊帳帽、全身遮蓋的熱帶作訓服,特別是在衣服的開口處都加了防螞蟥的紮套,特別是走過某些濕地附近,成排依附在枝葉上的旱螞蟥感到人來的時候集體“起立相迎”的模樣,讓人看了直起雞皮疙瘩。

    “檢查你們的袖口褲管!”柳正發出指示。

    過了河穀地帶,王洛賓讓大家休息一下,抖落衣服和裝具上的螞蟥。再檢查下有無中標的。幸虧防禦措施做得到位,螞蟥們雖然很努力,但是最好的戰果也隻不過是把腦袋鑽進了帆布的外層而已。不過,看到滿地的狼藉的螞蟥屍體,王洛賓也覺得這開發田獨怕沒這麽簡單。

    “大規模打殺蟲劑不知道管不管用。”

    “不需要殺蟲劑。”柳正觀察著正在扭曲著死去的蟲子,“改變這裏的生態環境可以讓它完蛋。這裏太潮濕,我們把沼澤地區給它填掉,自然就沒有了。”

    又往前麵走了不到1公裏,前方是一處開闊的河穀地,四麵群山環抱。這裏應該就是田獨村的所在地了,著名的田獨鐵礦,應該就在其東南麵的黃泥嶺上。

    問題是這裏的植被太茂密的,怎麽看也看不出哪座山嶺是黃色的土。這田獨鐵礦的礦區雖然方圓有五六平方公裏,但是後世開發的礦坑直徑不過三百米。這一片地方要找起來還是有點難度的。

    “除了距離港口近之外,這裏的開發難度一點不比石碌少。”王洛賓說,“要移除大量的植被,工程量很大。”

    “如果能修通鐵路就好了,機械和人力都能運進來。”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