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高啟明為什麽叫500廢

第三十七節 來到榆林(1/3)

    “這裏是大東海,”船長林傳清穩住舵輪說,“也就是榆林的外港,再往裏麵去的長袋形錨地才是內港。”

    整個榆林港被群山環抱,碧海、白沙、藍天、椰林,風景十分秀麗,而且是完完全全的原生態麵貌。

    “崖州是海南的主要椰子產地,在這裏我們可得大撈一票!”王洛賓望著海灣裏的婆娑起舞的成片椰子樹,眼前飛舞著無數種產品,從人畜無害的肥皂到隨時準備把人撕成碎片的硝化甘油。

    “王工,我覺得你現在怎麽和日本鬼子進村有得一比。”林傳清嘿嘿的笑了幾聲,又拿起對講機呼叫:

    “小蒙,查下潮位表,現在是低潮和滿潮?”

    “開始落潮了!”蒙德匯報道,“還有一小時十七分鍾到最低潮位。”

    “陳指揮,王工,現在先下錨吧。”林傳清說,“等最低潮位再進港比較好,這裏有幾處暗礁和低沙,低潮的時候都看得見。”

    “好的,就等一會吧。”陳海陽說著通過步話機命令鎮海和杭州兩船下錨,等待潮水進一步降低。“全體海軍學員去測水深、風向、風速,一會由他們負責領航進港!”

    “讓這幾個小崽子領航?”林傳清置疑。

    “榆林港水文條件和暗礁情況是最簡單的了,讓他們練練手也好。”陳海陽說,“現在有空,我們先商量下登陸之後準備幹什麽吧。”

    “做的事情和在昌化一樣:設立據點,考察資源。”王洛賓胸有成竹,“此地是我們獲取椰子幹的主要來源,要打斷瓊山商人對椰子幹的壟斷,就必須在這裏直接設置一個貿易據點。”

    “要派人去崖城探聽下虛實才行。”

    “崖州恐怕不會象在昌化那麽順利。這裏可是官府在海南島南部的重要統治據點。”王洛賓顯得不是很有底氣。

    崖州的戶籍在冊人口將近二萬,與臨高縣不相上下。此地自唐代以來就是流放官宦的地方,崖州城外有個水南村,向來是外來流官落戶的地方。所以這裏的縉紳世家不僅多而且根深蒂固,有的在本地已經傳衍了二十多代。要在此地打開局麵,怕是要花費一番腦筋的。

    “我想問題不大,”陳海陽攤開地圖,“根據情報部門的資料,崖州的人口大部分都集中在崖城附近,崖城才是官府的統治核心。崖城在這――”他指了一下地圖,“也就是我們昨天就經過的崖州灣地區,走陸路到榆林,直線距離超過60公裏,這一帶基本就是荒無人煙之處。我們在這裏設據點,不會引起多少幹涉。”

    “明軍的巡邏艦船怎麽辦?”王洛賓問。他記得根據史書,明軍是有駐軍在這附近進行巡邏的。

    “我們又不是要造什麽城堡,堂而皇之的掛起大旗。”陳海陽說,“建一個小型的堡寨――這東西在本時空到處都是。再派幾個土著專門應對。明軍沒理由要對付我們。真要開打,巡邏的幾艘船是打不開我們的堡壘的,集中起大隊人馬的話,正好利用我們的通訊優勢,調集優勢兵力,一舉打掉他們的主力。”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