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高啟明為什麽叫500廢

第九十四節 東門市派出所(一)(1/3)

    晴空無雲,臨高的冬季即將到來,一直有些燥熱的天氣也涼了許多。秋收已經接近尾聲,忙碌了一秋的百姓也開始有了閑暇。

    百仞灘的人口增加了,平時空空蕩蕩的建議公路上因為道路方便,吸引了許多人行走。

    東門市的商業活動大大增進了穿越者和當地百姓的聯係,除了食鹽之外,碾米廠碾出的米即幹淨又漂亮,而且碾米廠童叟無欺,出多少米、糠、穀殼都是清清楚楚,沒有侵占透漏的,比農村裏的作坊不知道好多少倍。最好的地方是支付手段靈活多樣,用銀錢自然可以,用稻穀、米、米糠乃至稻草都可以抵充加工費。這麽一來吸引了附近不少糧戶來碾米,外發加工活占了碾米廠的工作量的六成,每天光加工費就能收到十幾石稻米。還有許多穀殼。因為這裏加工方便,道路好走,又沒有人收稅,東門市隱約有了本縣的糧食加工批發市場意思。東門吹雨在例行的巡視中發現,也有來自臨近各縣的糧戶來這裏買賣加工糧食的。看來利潤這個東西,真是可以讓人舍生忘死。

    東門街沿街的地皮已經被人買走了一些,幾家店鋪正在施工中。這幾家鋪子多數是本縣的大戶們開的,除了東門市的商機他們也靠這個和短毛們套套近乎,一但是有什麽事情掌櫃還可以直接和短毛們辦交涉。磚瓦木料都是現成的,從大美村的苟家莊拆遷工地上源源不斷的運來舊磚瓦、木梁柱之類的建築材料,除了一部分穿越者自用之外,多數都廉價銷售給買地蓋房的鋪戶們。

    林全安這位第一個和短毛做買賣的小商販已經成為本地最大的副食品批發商了。苟家莊偵查任務之後,他得二十兩賞銀。大批人口遷徙到百仞城之後他的副食品供應規模又增加了一倍。他在東門市蓋上了鋪子,雇了賬房先生,還用了四五個夥計,每天推著車下鄉去收購活豬、雞鴨、禽蛋和蔬菜。林全安已經打算著再過些日子就回福建去把老婆接來,或者就在家鄉給老婆蓋個房子,娶個小老婆放在臨高……這樣美好的生活前景讓他飄飄然起來。

    讓他有點不痛快的是給長工們吃得夥食太好了,讓他痛心,倒不是替短毛們心疼錢――理論上長工們吃得好能讓他賺更多的錢――而是這樣起到了惡劣的榜樣:他的夥計裏已經有好幾個辭工不幹投奔短毛去了。林全安雖然賺了不少錢,資本家的本性還是讓他堅持不提高員工待遇――反正總有人願意幹。

    但是最近局麵卻發生了變化,本來農忙已經接近尾聲,臨高又不種麥,農民收稻之後多半出來打零工,過去這樣的農閑時節的短工,根本不用工錢,每天給飯就行。但是最近短毛在東門市上大量的招募工人,這些農閑季節的短工都被他們招去了,渡海到臨高來討生活的大陸農民很多都成了短毛的長工,結果就是傭工市場空前緊張,而且在短毛們的標杆作用下,整個勞動力市場的價格上漲了許多。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