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高啟明結局

第一百零五節 試炮(1/3)

    第一次海陸之爭落下了帷幕,更多的人急於要看穿越者在本時空的第一件自製火器的威力,暫時沒事做得人都來了,準備看個熱鬧。

    林深河暫且充當炮兵教員,先滑膛炮的整個發射過程都演示了一遍。滑膛炮在17世紀的歐洲已經形成了一套比較規範的發射程序,有了許多不同的專用裝備,除了彈藥之外,炮車上最要緊的就是裝填工具了。可以說沒有裝填工具這個炮也打不了。在戰鬥中,步騎兵對炮兵陣地展開攻擊占領陣地之後,如果時間倉促不能拖走或者破壞大炮的話,就會設法破壞裝填工具。同樣,炮兵萬一需要棄炮逃命,第一件事情也是帶走裝填工具,這樣做一是防止敵人馬上利用這些火炮攻擊我方,二來如果能夠奪回陣地,有裝填工具馬上就能開火。

    “這tm什麽蛋事。”應愈拿著來這些長長短短的木杆子來回打量著感慨的說了一句。他可是堂堂的130mm加農炮炮兵退伍,現在居然要一個從沒當過兵的小夥子來教怎麽打炮。

    這套裝填工具是林深河逐一畫出尺寸和外形,然後由木材廠和機械廠聯合製造的:第一個是炮刷,木杆的頂端包裹羊毛,蘸水後用來熄滅炮膛內殘留的火星,炮兵小組在數據庫裏查詢了半天也沒有羊毛的存貨記錄,先用木棉代替了,第二個是**刷,和前一個類似,作用是擦幹前麵步驟留下的水分;一個頂部帶渦狀螺旋型的鐵鉤子的木杆是用來清除炮膛內可能殘餘的紙片或纖維的――當時的歐洲火炮的裝藥已經采用了定量藥包,火yao按分量用用紙或法蘭絨包裹;頭部膨大的是裝填杆,塞緊火yao和彈丸的。最後還有一個點火棒,原版的比較複雜,林深河把它簡化了,用繳獲的一支短矛纏繞上火繩代替。

    “現在開始試射吧。”經過幾次模擬的啞射之後,林深河看到大家基本掌握了全套射擊流程。決定開始正式射擊了。

    試驗射擊,最簡單的莫過於直接朝海麵上發射,但是博鋪外海海麵上沒有礁石或者小島之類的參照物,無法測量炮彈射擊的實際距離,最後選擇的靶場還是港區內的一片荒地,靠近臨高角。

    靶場上設立了靶子,用土堆成十二個墳包一樣的小土丘,分成三組,距離從400米、800米一直到1200米。另外在1500米外豎了一個標杆。

    “報告,怎麽瞄準?”應愈已經進入到炮兵的角色裏去了。他忽然發覺自己的炮兵知識在這門炮麵前全部失效了,那身管上的瞄準器怎麽用,怎麽測算角度,一概不知。

    “用這個。”林深河從前車上卸下一個小的手提箱,這個箱子和博鋪木材加工廠出品的光板木箱子完全不一樣,一看即是年代久遠,做工精良的產品。

    “這個是我從美國帶來的,真正的18世紀炮兵用的測量工具箱。”

    “這麵牛B?”炮兵們的腦袋都擠了過來,想看看這19世紀的古董。

    裏麵有一個是類似角度器的東西,是用一長一短兩把銅尺釘成直角狀的量具,兩尺之間有一個1/4圓弧尺連接,上麵刻著刻度。林深河介紹說這叫銃規,銃規的用處是測量火炮的仰角。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
別猶豫,趕緊下載微風小說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