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高啟明txt精校版下載

第十二節 臨高城(2/3)

    城頭上非常安靜,每隔不遠有一盞燈籠,民壯們在城牆上來回巡視。自從一早博鋪烽火台告警,然後符巡檢又倉皇的逃回來,這城裏的氣氛就變得異常的緊張了。街道的黑影裏不時有人在竊竊私語。

    “海賊該不會已經退了吧?”有人在在屋簷下小聲的說話。

    “各村都還沒消息來,難說。”

    “這起海賊,過往都是撈一票就走。說不定這會船都走了。”

    “要真走了,吳太爺還會叫人去求救麽。”有人神秘兮兮的說,“今下午,主薄吳老爺去後所討救兵了。”

    (後所,即海南的內附衛五千戶屬下的後所屯,在臨高縣,有屯所二處。)

    “海賊勢這麽大?”一個黑瘦的漢子惴惴不安,這是個射耕人(注:射耕人,本福建人,射地而耕也。子孫盡閩音),在臨高開荒種地好不容易才積攢下一點家業,去年在家鄉剛討了老婆帶來。這會他老婆正緊緊的抱著一隻豬娃子,身邊兩個大竹籠裏,雞鴨臭屎味道熏人,她卻毫不在意。

    “不是大,是很大。”一個小商販模樣的人大約見過些市麵,繪聲繪色的說著,“這幾年兩廣的洋麵上就沒太平過,什麽揚二了,劉香了,官軍都奈何不了他們,俞大帥剿了不知道多少次,敗多勝少,聽說朝廷正商量著要招安呢。”

    “招安了就太平了吧。”有人說。

    “太平,我看未必。”小商販憤憤道,“那揚二招安過一次,結果還是禍害老百姓,這二年每次過海我都懸著心,蠶村都的符三就是過海的時候被殺的,連個屍首都沒了……”

    “這起子海賊,不會攻打縣城吧?”

    “圍攻縣城還是三十年前提南村鬧黎變的時候了,我爺爺還給征了當了民壯守城。那群黎人,都和瘋了一樣,人山人海的攻城,後來馬矢又來一次,雖然沒攻城,可城門也沒敢開。”(注:提南村黎民暴動是在萬曆二十五年,定安黎人馬矢暴動是在萬曆二十七年)

    “這次應該也能平安無事的過去吧。”

    正說著話,典史老爺帶著幾個人正從街上走過,見這群人說得熱鬧,不由得大聲嗬斥:“蠻子們都胡說什麽,再胡謅看本官不治你個擾亂人心之罪!”

    (注:明代海南的城裏人叫農村人蠻子,農村人則呼城裏人為赤父。當然都是罵人的話。)

    老爺一發威,眾人都不敢吭聲。從今天一早戒嚴開始,因為多說幾句話,或者多看了幾眼就被拉去打板子、枷號示眾的倒楣蛋有十來個了。

    看得典史老爺帶人去遠了,那小商販才咕噥道:“就知道對小老百姓發威,有本事去打海賊……”

    “你少說幾句罷!”一個老者製止了他,“這是什麽時候?嚼這沒用的舌頭。”

    今天晚上,臨高縣令正坐在花廳裏,他名叫吳明晉,南直隸人,年近五十的模樣,頭發已經花白,他本是舉人,奈何科場蹉跎,四十多了也沒登科。大挑到一個縣令,還是到這南垂邊鄙的地方。臨高雖然置縣久遠,即使從縣治遷徙到莫村算,也都有五百年了。但在他這個南直人看來還是荒蕪的不毛之地。上任以來他也想勉力為老百姓做點事情,修水利、開荒地,勸課農桑……能留個賢名。但是這些年天災人禍不斷,沿海的烽火台一月數警,不是博鋪就是石牌、馬嫋,海賊處處來襲,官軍束手無策,縣裏隻好關門閉守,用“賊飽自去”的策略應對。去年秋後又是台風,村落民宅被毀無數,人民流離失所,他叫人設粥場、收斂無主屍,結果還是出了時疫,死了許多人。m.X520xs.Com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